相信大家都听过“笨鸟先飞”的故事,我也很敬佩里面勤奋刻苦的笨鸟,毕竟他靠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获得了比其他聪明人更大的成功。
但这种“笨鸟”的事情放在谁家孩子身上都是家长们所不想看到的,他们都更喜欢自己的孩子天生就更加聪明智慧。
毕竟,现在这个注重人才的社会,孩子没有高智商是很容易吃亏的。
4岁小孩整天问东问西,妈妈不堪其烦,却被客人一把拉住
小荷是个90后年轻宝妈群体中的典型一员,自己自硕士毕业之后就进入职场走上女强人的道路,和留洋归来的博士老公结婚还没两年,就已经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因为夫妇两人的高学历和高智商等自身因素的耀眼,再加上“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民间俚语的影响,她和老公在自己宝贝儿子身上给予了殷切期望:这个孩子一定会遗传爸爸的高智商以及妈妈的高情商,甚至隔代遗传上姥爷年轻时“美男子”的帅气面庞。
但孩子慢慢长到4岁,已经过了“三岁看小”的年纪,儿子身上却并没有表现出小荷期望的那些特质,反而长成了小荷家庭生活的“噩梦之源”。
每次小荷下班回到家,儿子总会想自己问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这些问题里面充满了“为什么”,但大多数问题就算在《十万个为什么》系列丛书里面都找不到。
对于儿子层出不穷的奇怪脑洞,小荷不胜其烦,终于有一天她忍不住了。多年前的高中同学阿梅来家中做客,小荷亲切的接待了这位好久不见的闺蜜,两个人对高中的欢乐往事相谈甚欢。
可儿子这个时候突兀的打断了她们的谈话,非要让妈妈解释“为什么我们住在一个大大的球上面”,正当小荷要抬手打儿子屁股的时候,阿梅拉住了她。
对此,闺蜜阿梅的解释是:这孩子可真是太宝贝了,她家孩子可没有这种思考欲望和疑问能力。
如果小孩子能够凭借自己有限的知识提出问题,那么以后肯定是一个勤于思考和动脑的好苗子,家长一定要对孩子有耐心。
那么为何很多小孩子整天喜欢“问东问西”,难不成是爸妈上辈子欠下的债?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自己感觉自己知道很多,可有时候就会被小孩子脱口而出的一个“为什么”轻松难住,发现自己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不要说知识浅薄的我们,就连文圣“孔子”都不能回答两个小儿辩日的问题。
这背后,其实就是小孩子的时段有一种优势,他们没有先入为主的概念,所以理所当然地对不知道的事物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向爸妈或者长辈寻求解决,并没有所谓“爸妈上辈子的债孽”因素作祟。
宝宝在5岁之前有这些特征的,爸妈千万要耐心,以后就偷着乐去吧
1.每天都有新鲜的“为什么”
其实大多数小孩子对周围的世界都充满着很多的好奇,有些孩子能够把这种好奇转化为自己表达的欲望和提问的勇气。
与很多羞于言笑的孩子不同,喜欢问“为什么”的孩子其实已经勇敢的跨出了自己与人交际的第一步,更容易适应以后的学习和社会生活。
同时,这些“为什么”更能丰富孩子对世界的认知。
快乐的小女孩在教室里的想法手势
2.日常说话充满“脑洞”
有些话大人说出口的时候总会有一种“老生常谈”的感觉,可某些相当浅显的道理从小孩子最里面说出来就显得更加耐人寻味。
我们呢因为生活和工作的牵扯,已经习惯于用自己的一套常规流程去处理事情,可小孩子不一样,他们总能够靠着自己的想象力寻找解决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可能这个过程很困难,但只要学会思考小孩子就已经很棒了。
艺术家用画手的女人
3.比其他小孩子个性更突出
因为智商上的先天基础,很多高智商的小孩子在同龄群体中经常会表现出更加突出的人物特质,就是这种特质帮助孩子奠定更好的学习基础。
刚出生的小孩子天生就带着纯真无邪的笑容,在那个小小的脑袋里面其实已经贮存好了一种神奇的东西,叫做天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25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