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上海丹巴路99号的日子(上)

上海丹巴路99号的日子(上)

人们总是神往北上广,十里长街,华灯璀璨。

上海外滩

当我坐上去往上海的那列动车的时候,我的实习生涯开始了。我爸说:“人不能一直待在舒适圈里,你总要跳脱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这一趟我孤身一人勇往。

武昌—上海虹桥

刚下动车扑面而来是湿热的味道,耳边只听见行李的滑轮密集作响,旅客们匆忙赶路。我们一行七人跟着酒店的HR坐上了巴士,酒店也很贴心的为我们准备了水果和酸奶。车窗外的飞机掠过头顶,也是我第一次离飞机这么近。起伏的高架桥,纵横交错;宽敞整洁的车道,车水马龙;高耸的大厦,鳞次栉比。我们纷纷拿起手机巴望着,记录着,满眼好奇和惊喜在等待着······

酒店位于普陀区的丹巴路上,欧式的建筑风格直戳我心,它不像摩天大楼那般招摇,就是低调静好。

酒店里的博物馆

酒店的每个角落里都洒落着欢快的音乐,弥漫着清新的香气,每个遇到的人都会微笑示意或者用那浓浓的上海腔问上一句“侬好呀”让人觉得倍感温暖。我们的总经理总是画着精致的妆容,一身干练的西装,高跟鞋是她气质的加持。而我就是在这里学习,也在这里成长!

夜色下的酒店

住的地方略微有些远,在兰溪路的真如古镇上,古镇其实很小,建筑是素雅的白墙黑瓦还有古式的檐角。文化遗迹远不如商业痕迹,俨然是一个商业步行街的感觉了。远处有一个“真如寺”,寺庙里面有一座耸立天际的“真如佛塔”,远远的能看到塔的上半截,还是非常庄严肃穆的。只是每次我从寺门路过的时候,大门都是紧闭的,好像院内在修缮,否则我还真想进去走一走。我们是古镇“全家”便利店的常客,还有一家“牛肉面馆”是我独一的“精神食粮”,因为上海的口味偏甜,而我好辣!宿舍楼下也有一辆移动小吃车,每每路过总是忍不住来上一两串。出行就是社区巴士,公交和“小绿电自行车”,15分钟一趟的社区巴士穿梭在各个社区里,阳光透过绿荫照在我的脸上,我可以在一颠一颠的在摇摇中眯上一会。只是“小绿”破产了,我交的押金也随之跟着跑路,申诉无门,想想还是有些心痛。


真如古镇的夜晚

后来,搬到了泸定路,在一个工业园和软件园里边,距离酒店近了很多,大多数时候结伴步行或者单车。我们由原来的四人间变成六人间,房间宽敞了很多,落地窗总能收获清晨的第一抹阳光。上下铺的姐妹也留下了很多快乐的回忆,或伴着她们鼻息去上班,或听着激烈的“吃鸡”,动感的“抖音”回来。一起相邀外出“觅食”,一起休息日外出打卡探店······

宿舍楼下街景

“狐狸有穴,飞鸟有巢,而人之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2369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