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勤亲妈妈
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是说,一个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长,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土壤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
中国公安大学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曾在讲座中谈及家庭教育,她说:如果是家庭环境有问题,那孩子在学习上就会很辛苦,成绩好的孩子,大多家长都是有计划,而且做事干脆利落的。
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斯曾做过一个实验:
他在富人区和穷人区分别放一辆车,一个星期之后,停放在富人区的车子依旧完好无损,但是停放在穷人区的车子,他摘掉了车牌,打开了顶棚,没过一天,就被偷走了。
后来,他又把停在富人区的车,打破了一块玻璃,没过几个小时,车就被偷走了。
后来,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以这个实验为基础,提出了“破窗效应”,用来表达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
其实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样的,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主要活动场所,这对于孩子能否拥有更好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能够给孩子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对孩子一生来说最好的礼物。
白岩松:想要培养出更优秀的孩子?建议家长善用“破窗效应”
“央视名嘴”白岩松也是一位孩子的父亲,他同样也对孩子寄予了厚望,希望孩子成绩优异,能有好的未来,他说:要想培养出更优秀的孩子,家长要善用“破窗效应”。用自己的行为和良好的家庭环境去引导孩子。
家长应该把自家的孩子当做一个观众,而不是让他们成为一名导演或者是一个编剧。
白岩松在工作中是非常认真、严谨的,为了可以在有新闻的第一时间感到台里,他特意搬到了电视台附近住,然而在生活中,白岩松也是非常富有爱心、热爱生活的,他是特别重视用自己的行为和家庭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他说与其直接告诉孩子怎么做,不如家长用行动去影响他,让他自己去领取和学习,在白岩松这样的家庭教育下,儿子白清扬在初中没毕业就已经很有自己的主见了。
曾有人问白清扬:“你长大之后也想像爸爸一样做一位主持人吗?”白清扬的回答是:“不想,但我会成为和爸爸一样优秀、正直的人。”十几岁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回答,让白岩松非常欣慰。
不给孩子太大压力
现在很多中国家长都会犯的毛病就是,总把孩子的成绩放在首位,希望孩子考班级第一、年级第一等等。但是白岩松却大相径庭,他对孩子的成绩是持有“无所谓”的心态,平时对于孩子的考试成绩也是很少询问的,但是他会提醒孩子做好学习和复习的计划。
当时在白清扬参加中考的时候,白岩松为了不让儿子紧张,还开玩笑的说:“你要是考了第一名,我可是会和你断绝父子关系的。”之后父子俩相视一笑。
“破窗效应”的重要性,优秀的孩子都离不开良好的成长环境
家庭教育中,环境氛围是非常重要的。白岩松和妻子有个约定,就算是发生矛盾和分歧,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夫妻之间的事情不能影响到孩子。
有的时候就算是脾气上来了,但是看到孩子在旁边,就忍住了,等过了一会儿,气也就烟消云散了。
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可以培养出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就算遇到困难就不会只想着退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当中最重要的教育,父母就像是孩子的镜子。著名主持人董卿说:“如果你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首先你就去做什么样的人。”
用自己的行动,言传身教的感染孩子,比用嘴“命令”孩子来的更实际、也更有效,也可以让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成为更优秀的人。
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家长难免在这个过程中遇到许许多多的难题,孩子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行为,这个时候家长的教育、引导方式是尤为重要的,很多新手爸妈都是没有经验的,不知道用什么方式去教育孩子,这个时候不妨借助书籍的力量。
推荐给你们这套我一直在看的书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正面管教》、《听孩子说胜过对孩子说》、《好性格让孩子受益终生》、《好父母不吼不叫》。
它里面都是真实的生活案例,5本书是由20年育儿经验的家庭教育专家总结出来的,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解决孩子的:自私、孤僻、敏感、专横、厌学等等一系类问题。
是这几本书让我知道了如何与孩子心平气和的沟通,怎么和孩子说他才能听进去,了解孩子的内心才能帮助他们茁壮成长。
#423头条知识节#
#母婴好物推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19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