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小到大,这一段成长的过程当中需要经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学校教育,而每一个教育因素对于孩子的性格培养能力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孩子从出生以来最开始进入的家庭教育,父母对于孩子来说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的。父母小时候对于孩子给予了怎样的教育,给孩子一个怎样的行为示范,那么孩子以后大趋势都会往这个方向发展。
如果孩子小时候所成长的环境是比较轻松的民主的氛围的话,那么孩子长大之后也会变得更加的活泼,更加的开朗活泼,但如果小的时候是在暴力的,批评式教育的环境里长大的话,孩子心里就会有抹不去的伤口,会变得自卑不自信。
对于家庭暴力大多数人所想到的是,给孩子身体上的惩罚直接伤害,但是其实相比于这样的直接身体伤害,现在有一种新型的家庭暴力正在悄然而生,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是更大的。
1.家长只顾玩手机,忽略了孩子
我们平时看到孩子对电子产品非常上瘾,但是其实对于家长来说也是如此。而这种新型的家庭暴力是指的是很多时候孩子可能很有兴致的和父母分享一些他的想法分享,他看到了一些新奇的东西。但是这个时候父母因为自己忙于刷手机刷微信刷抖音等等,就用嗯嗯这样几个简单的字眼去抚养孩子。要知道父母的行为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孩子在父母这样敷衍的情况之下所成长的话,也会去模仿家长的行为。
2.推卸责任
这应该也是很多的家庭都会出现的一个情况,因为一般来说家庭里面的顶梁柱都是父亲,父亲每天在外面忙于工作,有着各种各样应酬,所以就无暇顾及家庭,顾及孩子的成长,但是孩子很多时候其实很是需要父亲的帮助的。但是父亲却往往会因为工作的原因去拒绝孩子,会让孩子直接去找妈妈,这样一种爸爸在家庭教育当中可有可无的存在,会让孩子经常出现各种怪癖自卑的问题。
3.对孩子采用批评教育
对自己的孩子要求会更高一些。只是他们认为如果给孩子经常褒奖表扬的话,会让孩子骄傲自满,所以他们会更加倾向于一些批评自己的孩子。虽然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孩子却往往不能够明白,从长远来看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敏感和自卑。
这种新型的家庭暴力虽然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并没有产生任何的影响,但是长久以往会让孩子出现很多性格上的问题,会慢慢的去腐蚀孩子的童年,它比这种直接的身体伤害是更加的恐怖的,那么家长又应该如何去避免这种新型家庭暴力的产生呢?
学会尊重孩子的想法
孩子其实到了两三岁的时候,自我意识就开始有一定的发展,这个时候他们有很多自我的想法,自我的观点是需要和别人倾诉,也希望得到别人认可的。
多花些时间去陪伴孩子
对于孩子来说,相比于让他吃喝不愁的物质享受来说,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有时间和父母一起相处。
所以,家长不应该总是忙于工作,花大把的时间在工作在事业上面,在平常周末的时候也可以多花一些时间,多花一些精力和孩子相处。
学会鼓励孩子
鼓励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对于成人来说,当你听到别人对自己夸奖的时候,都会有着很开心的情绪,这种开心的情绪会促使你不断地去提升自我。
这种对孩子的想法,不理会对孩子不尊重的新型暴力,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都是不利的,所以家长一定要做到给孩子营造一个比较健康和快乐的成长环境。
李玫瑾教授推荐一套《儿童情商培养绘本》,《情绪管理和人格培养》(10册)。
这套书一共有十个主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诚实守信、不乱发脾气、自我保护、克服恐惧、团结友爱、知书达礼、分享快乐、我能行、形成好习惯。
孩子可以借由绘本可以进入自身的内心世界。绘本作为人生中的第一本书,它的生动趣味满足了孩子好奇的天性,为孩子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
3-6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这个时期好好培养,准备一些认知类、行为习惯类、情绪处理、入园小故事类的绘本,还有助于让孩子形成终生的阅读习惯!
在3岁之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做睡前故事书。在3-6岁当做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情商对于人的重要性,李玫瑾认为情商与智商不同,孩子的智商往往是天生注定的,而情商更多的来自于后天的培养。
想购买的家长点击下方“去看看”即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17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