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平乐看历史:历史上的福康公主,真的爱上了一个太监吗?
最近《清平乐》大火,这其中有个故事想必也让大家十分的心疼,那就是兖国公主赵徽柔和她的陪嫁太监梁怀吉之间的故事,这一对Cp在小说和电视剧中,可谓是让人非常的意难平了,咱们之前也说过了《清平乐》中大都是正史,那么兖国公主的故事在历史上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这件事情在正史上是有记载的,那是嘉祐六年的事情,史书上对这件事情的记载叫做:"夜叩宫门",而这件事情的来源,其实都来自于宋仁宗对自己的生母的愧疚!他在母亲活着的时候,就十分想要尽孝,但是迫于朝政和刘太后的压力,所以一直没有能够完成自己的心愿,无奈之下,宋仁宗将自己的愧疚都补偿在了母亲的家人头上,而这补偿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姻,所以宋仁宗在福康公主九岁的时候,就将她许配给了自己李家的表哥!
这个表哥叫做李玮,历史上对他的记载大概是"玮貌陋性朴",也就是说他是一个长的不好看的老实人!这福康公主从小的时候,就颇受仁宗宠爱,对自己未来的夫婿肯定是非常有要求的,换句话说其实哪个女孩子不希望自己嫁一个又高又帅的驸马呢?但是仁宗为了弥补母族、制衡朝政,执意将公主嫁给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
而仁宗为了补偿女儿,将她封号升为了兖国公主,并且风光大嫁,还花大钱给公主造了公主府!而且当时册封兖国公主的时候,都是有册封礼的,翰林学士胡宿言进谏,兖国公主不可与大长公主相逾越,宋仁宗不从。
但是婚后的生活很明显是不幸福的,因为公主和驸马李玮并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因为李维嘉原来非常的困顿,是做冥币生意的,所以才华可能不是很高,当然了历史上记载这个人非常的喜欢画画,画的画也不错,但是画一幅少一幅,所以现在流传下来的不多,这一点其实是有待考证的,而且李玮流传的画作的时间,也都是偏向中年,所以极有可能是在娶了公主之后学的画画。
加上李玮长的可能着实有点辣眼睛,毕竟当年仁宗就是颜狗,现在公主估计也是遗传到了他爹的审美,所以结婚之后,对李玮非常的冷淡,当然了很多的文章,都有说当时驸马非常想要讨得公主欢心,但是其实这件事情,历史上没有举证,所以无法考证,但是咱们可以想想,一个正值多愁善感年龄的女孩子,嫁给了自己不爱的人,内心多么的悲凉!
当然了孤单、伤感的时候也是有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能和自己说说话的人,而她的陪嫁太监梁怀吉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选了,至少他和公主是发小,所以两人之间应该是更有的聊的,而且不要看梁怀吉是个宦官,其实北宋的时候宦官从政的也非常多,再加上想要伺候好这些从小就看惯了阳春白雪的主子,所以文化底子都是非常深厚的,所以公主找他喝酒聊天也算是正常!
嘉祐六年的一个晚上,公主和梁怀吉小酌,结果被李玮他老妈看见了,作为一个没啥文化的市井小人,李玮他老妈说话非常的粗俗,公主当然接受不了。所以让人将她按在地上摩擦了一顿,然后跑回娘家找自己老爹去了,这一段在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梁怀吉等给事公主阁内,公主爱之。公主尝与怀吉等闲饮,杨氏窥之,公主怒,殴伤杨氏。"主中夜扣皇城门入诉,玮皇惧自劾。谏官王陶论宫门夜开,乞绳治护卫,御史又共论主第内臣多不谨,帝为黜都监梁怀一辈十余人。后数年不复协,诏出玮于外,主降封沂,屏居内廷。
就是说当时宋朝本来晚上是不开宫门的,但是为了自己心爱的女儿仁宗还是开门了,这件事情让谏官抓住了把柄,唠唠叨叨了很久,你们那个写了资治通鉴还砸了缸的司马光,先后上《论公主内宅状》以及《正家札子》,以祖宗家法来要求仁宗戒饬公主。宋仁宗最怕谏官了,将公主兖国公主的封号将为了沂国公主,还把公主奶妈韩氏赶走、梁怀吉发配到西京洛阳去扫皇陵。除此之外,还将李玮贬到了卫州。
婚姻不幸,但是婚姻关系却没有改变,再加上梁怀吉被贬和朝堂压力,公主得了疯病,又死又活又放火,最后仁宗还是召回了梁怀吉,据说公主生母苗贵妃想要杀了李玮,但是最后李玮哥哥知道,让两人和离。这一段历史我们真假尚不可知,但是后来的时候仁宗去世,临终之前,他竟然给公主复婚了,复婚之后,宋英宗继位,因为不是自己亲姐妹也没咋管过,所以谁都不知道公主这几年度过了怎样的生活,直到宋神宗继位之后,我们才得以一探究竟。王安石的《熙宁奏对日录》,其中"熙宁三年(庚戌 一〇七〇年)(正月九日)"的记载是:驾至楚国长公主宅浇奠,上召中书入见,恸哭言:"李玮负仁宗恩,遇长主无恩礼,可便与节度副使安置。"上曰:"玮都不恤长主,衣服饮食药物至于呼医,亦多作阻隔,长主衣衾乃至有虮虱,至自取炭生火,炭灹伤面。"
也就是说公主病了没人管。衣服被子都没人洗,长了虱子、冬天没人给烧炭炉,自己烧炭的时候,还将脸烧伤了了!
不知道宋仁宗,知道自己最宠爱的女儿会这样屈辱致死,有没有一丝后悔呢?
至于福康公主又是否爱着梁怀吉呢?其实谁也不得而知了,我想两人之间,应该是有感情的吧!但这样的爱恋,最终也只是止于唇齿、掩于岁月了!
喜欢这篇文章的话,记得点个关注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14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