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华为董事长任正非接受媒体采访说了一个非常现实的观点:在十岁之前应该是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最好的时候,如果采取很好的教育方式,孩子们的才智能够得到很好的培养,创新能力会有很大提升。到了一定时间他们会自己选择科目学习,一个国家的教育应该是多姿多彩的,不能搞标准化的教育。
任正非的观点是非常美好的,但结合我们国家现实的情况,正好是这个美好愿望的反面,现在我们国家的学生在10岁之前,任务量之繁重堪比大人。
在城市一般的孩子到了三周岁以后就被送到了幼儿园,大概7周岁就开始上一年级,或者有一些孩子上学早一些,从进入小学开始就意味着,孩子的很多时间都会被学习所占用,如果你到街头去采访一个孩子学习累不累?玩耍的时间多不多,多数孩子都会喊累!
为什么现在的小学生都感觉到非常累,学生感觉累,那一定是我们的教育造成的,不过我们看一下国家的教育政策,能够感觉到其实从国家层面,并没有要求小学生有过多的任务,那学生为什么还这么累呢?这就是家庭和学校的过度教育。
过度教育简单的可以归结成以下几点:
1.以正规教育的教学计划实施于幼儿,减少了幼儿玩耍和睡眠时间。
2.教育方式不符合幼儿心理的发展。
3.教育内容拔高。
4.盲目鼓励“幼儿早熟”。
广大家长可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有没有出现过度教育的情况,尤其是那些信奉起跑线教育的家长,在家里出现过度教育的可能性很高,还有一些经常愿意给学生布置繁重学业任务的老师,以严格要求为名剥夺学生的玩耍时间,布置作业不合理,经常愿意出一些偏题怪题难题,考验学生的智力水平,打击学生的自信,这都是过度教育。
有人能够避免过度教育吗?很少
按照目前我们国家这种教育状态,尤其是小学生的教育,很难避免过度教育这种情况,因为很多的小学老师包括小学的家长,对于过度教育,是作为一种正面的教育方式来实施的,包括很多学生家长都会要求孩子多学一些艺术类的东西,或者一些老师也鼓励甚至要求,强迫学生在小学阶段博览群书。
从我们国家以往的教育历史来看,尤其是一些名人的成功事例,这样的情况应该是对孩子有好处的,但我们忽略了现在的孩子和古代的名人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他们的时代不同,他们接触的信息不同,他们面对的情况不同,他们人生的信念理想,价值观不同,你很难让一个家境富裕的孩子,去体会头悬梁锥刺股或者是凿壁偷光,尤其是我们国家精准扶贫以后,凿壁偷光、囊萤映雪这一类的艰苦学习的事例几乎绝迹。
郑强教授说:孩子在中小学时不宜过度培养,应该让他们自由自在的玩耍,拥有一个快乐、自由的青少年,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许多同学中小学时没有玩耍的时间,压抑的厉害,到了大学后经受不住电脑游戏等诱惑,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从郑强教授的两个孩子教育经历来看,他的两个孩子也是遭受到了在学校的过度教育,尤其是他的孩子,经常会被老师叫家长,他也多次在讲座中谈到了这个问题,不过好在他后期的教育还是比较成功的,两个孩子一个考生的川大,一个考上了复旦。
如何避免过度教育
其实所谓的过度教育,一方面来自于现在的教育制度,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家教,很多家庭教育的过度教育化是非常严重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父母一方面对于自己的现实地位并不是很满意,希望依靠孩子来促进整个家庭的繁荣,另一方面是父母偏执的认为学得多就一定是好事,玩耍一定是坏事。
想要避免过度教育记住这几点:
一:父母首先要提升自信,而提升自信的途径,就是要多学习,一定要学习科学的家教方法,通过自主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这样才能够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寄托在孩子身上。
二:培养学生爱学习的品质,比培养学生学习内容更重要,关于这一点很多父母都做错了,因为他们从小都是培养孩子学习,而没有培养孩子怎样快速高效的学习,所以很多孩子缺少好的学习方法,这也是他们在学习中屡屡碰壁的原因。
三:减少焦虑是父母避免过度教育的一个必经阶段,现在的父母因为工作压力大,焦虑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很多父母把这种焦虑也移植到孩子身上,认为孩子学习不好,将来甚至都不如自己,这种为下一代焦虑的情况,也是导致很多父母过度教育的原因,古人讲儿孙自有儿孙福,说的就是父母不要过多的为孩子焦虑。
四:帮助孩子过滤没有必要的知识,很多人都偏执的认为学富五车非常重要,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如果你给孩子灌输5车知识,那对于孩子简直就是灾难,知识这个东西是需要积累的,是需要领悟的,疯狂的死记硬背,这绝对不是学习这是遭罪,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过滤没有用的知识,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去培养孩子的专长,孩子对学习有兴趣,他会自动的去学习其他知识。
综上所述:
过度教育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需要广大家长认真的去反思,不断的去总结教育中的问题,当然也是广大老师需要反思的问题,如何让孩子在中小学阶段,快乐的学习,没有负担的学习,是我们努力需要做的。
在我们国家,因为有高考制度的存在,所以很多人,都特别赞成从小就进行高强度的教育,需要注意的是,适度的学习,科学的学习才是过得好成绩的关键,当然这也和孩子的意志品质有关。
我是宇宙最好老师,2020年4月26日,我不是最好的老师,但教育是最好的。你对过度教育有何看法?请留言探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04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