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身边都有几个不发朋友圈的"神秘人",他们就像是人群中的异类。
有人会说:
"不发朋友圈,还玩什么微信啊?"
"一定是因为他们的生活过得很糟糕,所以才不肯分享到朋友圈。"
因为忙碌的生活里,利用碎片时间刷朋友圈似乎成了唯一的娱乐。
其实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往往过得更好。
鲁迅: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没见过世面的人,什么破事都发朋友圈
01 被现实抽了个响亮的耳光
今天的方案,已经被领导退回重做第五次了。
想想昨晚为了改方案,蓬头垢面的在昏暗的房间里"奋战"到了凌晨3点。
一早去交方案,领导只扫了一眼,说了句:"还要再改改。"就宣告你昨晚的付出毫无意义。
接下来的一天,无论是吃饭还是蹲马桶,都在苦思冥想,这个方案该怎么改。
晚上加班到了9点,饥肠辘辘的踏出公司,看着街上灯火辉煌。
叹了口气,掏出手机发了条朋友圈:"一个方案改了八百次,真想撬开领导的脑子,看看他在想什么。"
5分钟后刷了一下动态,零零星星有几个好友点赞。
还有几个人评论:"你是玻璃心吗?"、"不同的公司,同样的领导。"、"谁不是这样过来的啊,你也太矫情了。"
……
原本是想得到安慰和理解,想着总有那么几个人能够感同身受吧。
没想到被怼的体无完肤,心情更差了。
最惨的是第二天,冷静之后再看到这条朋友圈,就想杀了昨天那个矫情的自己。
02 索然无味的生日
今天过生日,儿时的朋友送了一个泰迪熊的布偶。
小时候两个人常常在一起玩,那时候还没有那么多的玩具,最爱的就是泰迪熊。
收到礼物满满的感动,因为这个泰迪熊,承载了很多儿时的回忆。
于是拍了个照发朋友,并附了一句:"祝我生日快乐!"
满心欢喜的以为,再点开手机一定是满屏幕的"生日快乐",然而祝福是有的。
更多的是这样的评论:"天啊,你都多大了还走少女风?"、"成年人过什么生日,要不要给你买块蛋糕唱生日歌啊?"、"泰迪熊?我女儿都不玩这个了。"
……
所有的感动都戛然而止,手里的泰迪熊仿佛一瞬间失去了意义。
什么生日,不过也罢。
03 成见就像一座山
白岩松说:"我连自己怎么活都没弄明白,我关心你怎么活干嘛?"
这世界上真的有人能感同身受吗?
满怀着期望想要得到别人的理解,事实上对你来说晴天霹雳的事,于他人而言不痛不痒。
痛苦的时候发个朋友圈,非但没有得到安慰,还收获了更多的失望。
开心的时刻想要在朋友圈里分享喜悦,却被过度解读而陷入焦躁。
原本高涨的情绪,因为一个朋友圈,瞬间被浇灭。
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山,难以搬动。
成熟的人懂得隐藏情绪
01 体面的成年人
朋友阿轩从来不发朋友圈,我甚至怀疑,他连朋友圈在哪儿点开都不知道。
我们都亲切称呼他为"古董"。
现实中,他是个如假包换的"北上广深优秀男青年"。
社交圈子稳定,人缘好,收入颇丰。
他说,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要在朋友圈,暴露自己的脆弱和软肋。
成年人要给自己留点尊严,活得体面。
是啊,成年人。
谁又不是在一边受伤,一边自我疗愈中度日呢?
02 朋友圈背后的真相
我们经常看见别人的朋友圈分享美食、旅行。
羡慕他们活得精致,看看自己,狼狈不堪。
突然就陷入了自卑和焦虑……
实际上这种精致,是戴了滤镜的。
他们需要在朋友圈营造"我很好"这种信息,让不了解的人认为他们真的过得很好。
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何其聪明。
他们给自己留了清静的空间,不在烂人烂事上纠缠。
不用在朋友圈营造精致的形象,也不暴露自己的弱点。
保留了神秘感的同时,又把省下来的时间都放在自我提升上。
成就了现实中无数个"高光时刻"。
蔡康永说:"我们要恭喜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把大部分心力拿去应对真实的生活,恭喜他们找到了生活的重心。"
结语
我想说的是,真正爱你的人在身边,而不在朋友圈。
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要在现实中做你自己。
希望你过得真的好,而不是只在朋友圈里精致。
下次,别人问你为什么不发朋友圈的时候,你能回答:我想要分享的人,已在身边。
不要做一个朋友圈好友3000,现实中孤身一人的孤独灵魂。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04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