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进气是动力改装的基础,但千万不要忽略这点

进气是动力改装的基础,但千万不要忽略这点

南方的天气常年比较炎热。像广东一带经常维持着30度以上的高温。幸好咱们的空调制冷效果还是可以的。但是身边不少朋友经常会向笔者抱怨说,为啥自己改了进气套件之后没有啥太大的效果,而且一到了夏天就倍感“疲软”?,不仅动力差,还油耗高!

来来来,别着急,让我看看你机舱。


图:哎呀,这大大的冬菇头就这么放置在水箱后方,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滚烫的热空气。在走走停停的城市道路上负面影响更大。


这是为啥呢?进气温度高呗!温度较高令空气密度较低,以至于同等体积下氧含量要比温度较低的空气要低,这时候机智的发动机的管理系统就会开始“退点火”、“喷浓油”,因此,不难发现在夏季的时候不仅仅是动力下降,油耗也随之升高。其实除了部分改装车之外,一部分原厂车也非常容易出现进气温度高的现象。


图:上图乃是十代1.5T思域的发动机布局。这台1.5T在数据上乃是相当漂亮。 但是由于整体布局以及空间限制,有一个严重的BUG。那就是进气管道直接放置于涡轮上方,且仅仅有一块可怜的小铁片“隔热”。非常容易造成进气温度过高,导致动力下降。因此管路的隔热十分关键。


图:上图为STI的机舱布局,撞风口对外,绕开了水箱等等的热源,再进入涡轮。布局相当合理,有效避免了进气温度高。事实上很多原厂车原有的进气管路都相当注意避开热源,置换更换成原装替换的高流量空滤便有颇为明显的效果。


图:原厂替换式的高流量进气滤,增强进气效率的同时,也能有效隔绝微细颗粒。也无需改动原有的进气管路,而且能够反复清洗使用。更不用担心年审等问题。


如果您还是选择使用冬菇头的话,那么建议要保证好冬菇头放置的位置要远离热源,以及管路自身的隔热。


图:BRZ、86外挂涡轮多数采用这样的布局,涡轮配备简单隔热罩,冬菇头放置的位置其实并不完美。很多车友在改装进气管路的时候都会选择使用金属管路,但是别忘记在管路上做好隔热措施。


图:本田那些老性能机器最爱用的“肥肠”,其实也是一大隔热利器,冬菇头放置的位置其实也是为了远离高热。但是没有风箱的存在,冬菇头依旧会吸入机舱内滚烫的空气。


图:其实像这样的原厂替换风箱,内有高流量的进气冬菇头。外壳采用碳纤维,导热性相当差,用于风箱制作除了逼格高之外,隔热效果也是相当明显,更有意想不到的减重效果。


还有不少涡轮车用户会认为:“俺的高大上涡轮车车有中冷器,就甭管什么什么进气温度,反正会有个中冷器降低进气温度!“ 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对于涡轮增压的车型来说,涡轮增压车型对进气温度的敏感程度更高,降低涡轮发动机进气温度比什么提高进气流畅度更加有效。除了上文中的进气改装之外,对于涡轮车来说,在不改变原有的管路情况下,使用尺寸稍大原厂替换中冷更为合适。一方面保证了管路维持原厂长度,避免产生严重的迟滞,且能有效提升中冷效率。


图:原厂替换式中冷可以直接替换安装,无需改动管路。


图:相比原厂中冷器,此类替换中冷厚度更大,冷却效率提高了,但也有气压降的问题,对进气填充效率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所以,均衡是非常重要的,选择时千万切忌求大。


要是您还是不相信进气温度如此重要,打个显而易见的比喻,您觉得在同一个地方,是气温高达40度的时候呼吸顺畅舒服呢,还是25摄氏度的时候舒服呢?这个《点改车》的系列文章,其实并不是介绍如何重改、这样的文章在无敌的13年来已经有太多太多。而这个系列的中心思想是如何理性地、正确地、平衡地升级您的座驾,我们这个平台,推广和介绍改装文化已经有20年了!我敢说,现在敲着键盘号称自己“懂改装”的大神,没八成也超过一半是看着无敌长大的吧?你动不动就在这里鄙视这个、挑剔那个,何必呢?我们在介绍入门升级改装的思路而已,要装逼要闹请移步到别的地方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0009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