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58万多日本关东军战俘从东北上了火车,来到冰天雪地的苏联的下场

58万多日本关东军战俘从东北上了火车,来到冰天雪地的苏联的下场

58万多日本关东军战俘在东北上了火车,很多战俘悲伤且欣慰,毕竟回国就见到家人了。可一到车站,他们看见了有镰刀和锤子的红旗。有的战俘吓哭了,他们不是去港口坐船回国,而是来到了冰天雪地的苏联,未来会怎么样呢?


第一批到达苏联的日本战俘全是关东军高级军官,他们有五千人,在坦波夫市下了火车。迎接他们的是荷枪实弹的苏联大兵和坦波夫市民。

坦波夫的市民不论男女老幼疯狂的冲向关东军战俘,常年的战争让市民们变得极端贫困,缺乏基本的生活用品。而这批关东军战俘在他们眼里,带的全是好东西,睡衣、毛裤、照相机、画笔等等,这是一笔财富啊。而且这笔财富你怎么抢他们都不会反抗。


顷刻间,这些在中国东北作威作福的凶残侵略者被抢的连个好裤子也没有了,也有人说,当时他们只剩兜裆裤。

面对这种劫掠,昔日高傲的关东军军官连屁都不敢放一个,仿佛他们是衣服架子,任人摆弄。一个幸存的日军战俘说,他曾经鄙视中国人,因为他们在人数众多时,居然任由日本兵屠杀。可他在苏联经历一切后发现,号称随时为武士道精神献身的日本军人也一样。

很快,日军战俘们被安排到各地干活。原来二战后的苏联人力资源极度缺乏,他们看战俘们都有一把子力气,决定改变一下他们的回国行程,把他们安排到煤炭、采矿、有色金属、石油、铁路公路房屋、原子弹研发(辐射严重)等重体力工作中。(苏联说当时没有足够回日本的船,这句话可以好好品)

理想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西伯利亚等地,天气苦寒,苏联人光想着让战俘干活了,吃的住的地方压根没准备,何况战后的苏联百废待业,就是有钱也不能给战俘们当福利啊。


很多地方临时搭简陋棚子,吃的则是稀粥,穿的方面,夏天一丝不挂,冬天颤抖着生活。很快,战俘们都皮包骨头,远远看去跟个柴火棍似的。

苏联医生每月都给战俘们做医疗检查,检查谁还能干重活。当然仪器是没有的,方法是用手拉战俘大腿上的皮,以此观察哪个战俘肉比较厚,肉厚的干重活,由此看来,苏联的医疗服务还是很科学的。


尽管苏联为战俘们提供了医疗检查,很多战俘都在第一年死了,有死于疾病的,更多的是扛不住冻和饿。西 伯 利 亚茨塔 沃 战 俘 所,关押了一千五百人左右,一个冬天死了五百多。埋尸体的坑不好刨,日本战俘说一钢锛只能挖一到两毫米,往坑里扔的时候,尸体冻的僵硬,一摔就碎。

那是绝望又冰冷的天气和地方,战俘能活着是最大的幸运。遥想当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们踏上中国东北,把中国人视作亡国奴,他们狂喜,他们认为自己是世界的霸主,是高等人类。

高等人类当然要葬在高等的地方。

苏联并不介意外界了解战俘们的生活,他们组织战俘参加各种活动,拍好照片,上面写着,“战俘们在参加体育竞赛”“战俘们在就诊”“战俘们在就餐”“战俘们在理发”,中心思想就是战俘们的生活幸福。

事实上,苏联方面还是很关心日军战俘思想的。战俘们早晚都要高声唱国际歌,并接受无产阶级教育。在几年前,这些战俘里很多都是疯狂的战争贩子,在东北残杀共产党抗联战士,以侵略他国,喝人血为骄傲。如今他们真诚的高声唱着红旗歌和国际歌,积极接受民主化改造,其实不接受也没关系,只不过是取消遣返回国的资格而已。


据苏联官方数据(官方),六十三万多关东军战俘,最后有五十万左右回了国(截止到1950年)。

在东北,还有三万左右关东军参加了野战军,为中国军队服务(相当一部分是医疗,也有空军),这也算是赎罪吧。

战俘回国是被人瞧不起的,在日本,他们生活困难,遭到歧视。其实,从整个二战来看,当时的多数日本人,包括那些日军攻占中国南京后狂欢的日本平民,都应该忏悔谢罪。怎么会以为跑到别人国土抢劫杀戮是一种光荣呢?只要有一点人味,都不会这么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9749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