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7年后重返申花!于涛:开心但也要珍惜 盼为球队培养更多的人才

7年后重返申花!于涛:开心但也要珍惜 盼为球队培养更多的人才


离开7年,2019年的夏天重返申花,这让于涛感慨万千。近日,接受《足球报》采访时,于涛终于提及了离开申花这7年,以及回归后的感受。于涛表示,能够重返申花发自内心的开心,但也要珍惜重返申花这个机会,为申花一线队培养更多的人才。

2012年,于涛离开申花,先后效力申鑫、北控、大连、国青,或者在这几支球队履职,2019年夏天回归。对于重返申花,于涛非常高兴和激动,“从2012年底离开,到2019年回归,这当中隔了7年的时间,兜兜转转又成为申花预备队教练和领队,我发自内心的开心。

于涛表示,之所以重返申花还是因为恋家,怀念申花这支队伍,“作为上海人,我还是比较恋家的。为了生存,我选择去了外面,但无论是北控还是大连,我觉得在外踢球挺难的,不过在外的阅历也让你更加成熟。我在外面兜了一圈能够再回到申花,正因为在外面这么多年,非常不容易,我回到申花才会更加珍惜这次机会。

从2001年加盟申花,到2012年离开,于涛在申花待了11年的时间,对于申花的感情,于涛自然很深,“我20岁不到就来到了申花,职业球员能有几个11年。是申花成就了我,在申花我成为国奥、国足的一员,为申花出场260次,是申花的历史出场纪录保持者,这些都是难得的荣誉。虽然分手有点不痛快,不过无论在申花,还是离开后,我从来没有说一句申花的不好,只有我欠申花的,没有申花欠我的。

虽然离开申花7年,但在此期间,于涛一直关心着申花,“我是申花培养出来的,申花的成绩我一直非常关注。这几年,中国足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无人问津,现在关注度越来越高,教练和外援的级别也和以前不一样。时代在变化,我们不能用以前的眼光去看待申花的成绩,以及事物的发展。作为领队,要学习如何处理和大牌教练、外援的关系,还有许多看不见的事情需要处理,比如球队的凝聚力,要通过学习、充电去增加自己的能力,去发现。”

谈到回到申花后,领导层对他的要求,于涛用了14个字,“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不过于涛透露,回到申花,领导只让他们放手干,给予了他们充分的信任,从球员到教练,要有一个充电和学习的过程。


离开7年回到申花,于涛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的身份和角色,这次回归都发生了变化,成了领队和教练,责任更大了。要做好工作的同时,为申花一线队培养更多的人才。我现在就是严格要求自己,我觉得这样,才能带好球队,你不能严于律人,宽于待己,这是很重要的。”

申花最近几个赛季,提拔了很多99/00年龄段的球员进入一线队,于涛也谈到两代人之间的区别,“我从来没有把小球员当小朋友来看,要把他们当成成年人,需要平等对待他们。我刚到预备队,就跟他们说,有缘在一起工作,要相互尊重、理解。管理是一门艺术,简单粗暴的管理已经过时,作为好的管理者,有水平的管理者,你应该要把坏事变成好事。”

从球员到教练,虽然回到申花已经半年时间,但于涛表示,自己还在继续学习之中,要向有经验的老教练请教,“去年我们拿了青超U19B的冠军,预备队也获得了第2的好成绩。想要继续保持这样的成绩,压力会比较大,肩上的责任也更重一点。领导放手让我们干,虽然没有成绩的硬性指标,但我们肩负着为球队培养更好球员的重任,为一线队输送更多的球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9283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