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于好孩子的定义是:有礼貌,成绩好,性格开朗,所以很多父母都按照这个目标培养孩子,这样的培养方式,不仅压抑了孩子的天性,对孩子的个性成长也有影响。
王姐有一个学萨克斯的儿子,虽然孩子学的并不好,学了近一年,仍只会几首简单的曲子,但是父母仍然为儿子有这一个特长高兴,还高价给孩子买了个萨克斯,一次,小区搬来了一个外国友人,这个外国的友人,还是某著名幼儿园的外教,因此很多家长都会让这个外国朋友指导下自家孩子,王姐也不例外,这天,外教给孩子讲了几道题后。
王姐便喊儿子,给外国友人表演自己刚学的曲目,孩子觉得自己吹的不好,不愿意吹,看到这,王姐便骂孩子: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一点礼貌都不懂?
外国友人看到这:赶紧过去安慰孩子,并且告诉王姐,孩子有个性,有自己的情绪,不需要这种刻意伪装出来的礼貌。像这种强加在孩子身上的礼貌,8成家长都做过,做错了。多数家长这样的行为,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孩子对此有怨念,父母长大后也会有愧疚。
为什么中国孩子的“礼貌”,外国友人难接受?8成父母做错了
一:牺牲了孩子的情绪
客人面前背诗,表演才艺这些被父母冠以“礼貌”的行为,其实也会给孩子带来很多压力,也有很多孩子,不愿意在不熟悉的人面前,表演,怕生是孩子的天性,父母总是用不礼貌去打压孩子,逼迫孩子适应,反而会伤害到孩子。这种牺牲孩子情绪的事,父母要少做。
二:忽略了孩子的个性
每个父母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孩子,父母会有意无意的将孩子往“理想孩子”道路上培养,所以父母性格觉得内向不好,就会逼迫孩子多和其他人接触和陌生人打招呼,多说话。这种忽略孩子的内心的事,忽略了孩子的个性,只是父母意志的强加,这样也会对孩子造成一定影响。
孩子反抗反而是件好事,不懂反抗也就意味着孩子已经被迫加入父母的改造计划,这样的孩子也会缺少主见,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是容易被忽略的一个。
三:给孩子贴上标签容易伤害到孩子
无论孩子选择表演或者不表演,父母都尽可能不要给孩子贴标签。贴标签不仅容易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而且也容易让孩子自卑,好孩子从不局限于特定的某一类人,父母不能因为自己的意志去固定孩子的思维。
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类现象的发生?
一:尊重孩子的选择
小s就曾经吐槽过大s家的孩子,到大s家孩子连招呼也不打,不少人看到这都说大S孩子没礼貌,但其实孩子也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想法,没有管理情绪的能力,所以一些孩子会认为太熟的人,没必要打招呼。
还有孩子不愿意打招呼是单纯因为,孩子当时心情不好,或者单纯跟这个人相处的不好,所以父母一定要了解到孩子内心的想法,再去和孩子沟通,而不是强制让孩子打招呼,尊重孩子的选择是很多父母必学的一件事。
二:不要过多干预孩子
再就是父母不要过多干预孩子,有些孩子其实更喜欢自己探索,所以父母过多干预孩子,反而会影响到孩子。孩子不仅容易有自己的情绪,而且亲子关系也会受影响。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获取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也可以点赞和分享给更多的人。
今日话题讨论:在座的父母,也犯过上述错误吗?欢迎屏幕下方留言讨论。
#父母必修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88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