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清朝灭亡后,14万皇室成员去哪了?有人至今留长辫,自称八阿哥

清朝灭亡后,14万皇室成员去哪了?有人至今留长辫,自称八阿哥

引子

王朝的建立和灭亡往往都伴随着流血和牺牲。但是最大的不同就是王朝建立迎来的是喜悦和未来,而王朝灭亡迎来的是家破人亡和痛不欲生。王朝的建立和王朝的灭亡就好似一个圆周运动,一个王朝的建立承接的是上一王朝的灭亡,一个王朝的灭亡后会跟随新一个王朝的建立。这就是我国封建王朝周而复始的运动规律。

  • 但是这个发展规律并不适用于清朝。清朝是我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但是它也是我国除元朝外第二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因此它在我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满清皇族

明朝初期,少数民族女真族在东北四个地区分设三个部分,并受明朝管辖统治。1616年,建州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并称汗。皇太极在1636年定“大清”国号。顺治帝在1644年入关并将首都迁到北京,在经历了20多年的战争后清朝终于统一全国。清朝的逐渐发展使得我们这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更加稳固,并且奠定了我国的国家版图。当然它统治下的中央集权也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使得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然而在经历了276年时光后,清王朝在1912年结束了它对于中国的统治管辖。在清王朝灭亡后,中国不再有新的封建王朝诞生。许多人都问,清王朝灭亡后,爱新觉罗氏的那14万皇室成员去哪儿了?对此历史学家给出了答案,可是有一些人却自导自演,至今留着清朝长辫,还自称他是八阿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来继续看下去。

爱新觉罗·州迪

根据历史学家研究分析表明,在清王朝被推翻后,爱新觉罗氏的14万皇室成员的奢华生活也随之结束了,并且他们成为了继清朝政府后百姓们的发泄对象,他们犹如过街老鼠一般,被人喊打喊杀。于是这些皇室成员们纷纷通过自己的方式,藏匿起自己的身份,继续生活。所以根据分析皇室成员的去向踪迹主要分为三种。

  • 第一种就是罔顾清廷灭亡的事实,继续留在当地生活。这种就是比较固执、不肯认输的那一类人。他们迷恋身份、地位和权力,享受自己在清王朝统治时的高人一等的身份和那时的奢侈生活。他们多会为了延续自己的身份、权力和奢侈的生活而卖国求荣,成为民族和国家的罪人。
  • 第二种就是改名换姓,藏匿在百姓之中。这一类的皇室成员他们对于清王朝的灭亡结局表示出接受的态度。但是他们不愿意远离开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所以他们会改名换姓,在当地隐藏起自己的身份,过着平平淡淡的百姓生活。清朝最后一位格格爱新觉罗·韫欢就更改了自己的姓名,为自己起了一个汉名“金志坚”,过起了自己恬淡平凡的生活。
  • 第三种就是移居国外。这一类皇室成员他们多是财力雄厚之人,他们积攒了很多的财富,并且不愿丢弃这些财富。于是他们会通过溥仪和日本人的关系移居到日本,但其中也就一部分人移居到南洋。日本和南洋是因为移居方便的首选之地。不过也有一些皇室成员不想去日本和南洋,他们便去到了美国和欧洲,这一部分人他们拥有的财富比去日本和南洋的成员要多。

最后就是那些自导自演的人了。他们都自称自己是流落民间的清朝皇室成员。在广州,有一位名叫爱新觉罗·州迪的成年男子,他沿袭清朝的习俗,留着长辫,身穿龙袍。这位爱新觉罗·州迪声称自已是多尔衮的第十世子孙,是溥仪皇帝的堂弟。为了凸显自己不凡的身份,他坚持自己所用的所有物品都要是皇室专用的黄色,甚至还因没有购买到火车票在火车站内大闹。如果他真是清朝皇室的成员,那么他大闹火车站的行为实在有辱皇室形象。当然了对于他是不是真的皇室成员,有待商榷。

在辽宁大连也有一位20多岁的男子,名叫赫庆玲!这位男子声称自己是慈禧的后人,叶赫那拉氏后裔,以“八阿哥”自居。为了增加可信度,他耗费金钱为自己做了长辫子和满清贝勒身穿的贝勒服。他通过皇室成员的身份频发地出现在电视节目和报纸媒体中。

  • 清王朝的灭亡使得14万皇室成员也失去了奢华的生活和高贵的身份,甚至为了继续生活不得不四处逃散。所以许许多多的皇室成员会有来生不愿再做皇家人的想法。

结语

为了王朝能够更好地发展,许多皇室成员都会成为权力下的牺牲者。因此投身皇家对于皇室成员来说,它不一定是件好事。


参考文献:《格格韫欢》

版权声明:

原创作品,抄袭、洗稿必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谢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7142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