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孩子不爱阅读怎么办?

孩子不爱阅读怎么办?

孩子不爱阅读,首先要看看其可能的原因。原因无非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1、

没有良好的家庭阅读气氛

一个父母从不阅读的家庭,孩子很难知道阅读为何物,更无法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因此也就无从“爱上阅读”。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两所家长来源差异较大的小学进行调查后发现,a小学的家长大多来自高校,其在家中有大量时间用于阅读和写作,而其子女发生自发阅读和书写行为的时间也较早,且认为阅读和书写就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b小学的家长大多为普通工人和售货员,其在家中有大量时间用于看电视、打麻将、聊天,而其子女发生自发阅读和书写的时间则较晚,且不将阅读和书写当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研究者要求b小学实验组的家长每天在家中进行20分钟的阅读,阅读内容可以是报纸,也可以是任何书籍,要求是必须在孩子面前进行,且阅读时要表现出专注和愉悦。坚持了几个月之后,b小学实验组的学生自发阅读行为明显增加,且开始认为阅读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而b小学实验组的家长也认为,孩子最近的学习态度和成绩有所提高。

由此可以看出,家长在家庭中的阅读行为可以极大的影响孩子的阅读习惯和兴趣。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我们希望孩子表现出怎样的行为,我们就应该先做出怎样的行为。

2、没有适当的早期读物

有些家长说,我们很爱读书,家中也为孩子买了很多书,为什么孩子还是不爱阅读呢?这时,我们就要来检视一下家长到底为孩子买了什么书?我的一位好友,在孩子还没有出生前,就为孩子购置了全套的绘本版安徒生童话,绘本版格林童话,甚至还有葛翠琳童话、张天翼童话、巴金童话等等,她真不愧是一个儿童文学爱好者,把我们上学时老师推荐的儿童文学作品几乎买全了。可当我到她家去看望她和孩子时,她却发愁的说,为什么一岁半的女儿,根本就不喜欢听她读这些故事呢?开始的时候,女儿还会依偎在她身边和她一起咿咿呀呀,可过不了多久,孩子就不耐烦的跑开了。

我只好对我这位极具文学气质的朋友说:鸡腿是好的,但也不能喂给初生的婴儿啊,小宝宝就要读小宝宝喜欢的书。她最初依偎在你身边,那是在享受你的声音和气息,而你口中所读出来的句子,却是他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的“天外之音”,她除了能从你的发音中体会一点母语音调之外,还能理解什么呢,自然过不了多久就放弃了。于是我给她买了《小宝宝认物》、《噼里啪啦丛书》、《熊爸爸的屁》等一系列低幼读物,告诉她,2岁以下的宝宝最需要的不是优美的语句,不是跌宕的情节更不是“公主和王子终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完美结局,而是对周围世界准确的认知,以及对自我控制世界的自信和把握。这个时候,让孩子能看着图画指认名称,经过反复的练习,建立固定的联接,孩子就会有极强的胜任感,会有极强的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来自于图书,自然就会帮助她从小建立起对图书的兴趣和信任。接下来给她读一些和她生活息息相关的小故事,例如《噼里啪啦丛书》里的洗澡、拉大便这样的主题,《熊爸爸的屁》里面的放屁、打嗝这样有趣的内容,孩子就会非常喜欢,让她能够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也会让她和图书建立一种亲切亲密的关系,从而让她从小爱上图书。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会对不同的图书感兴趣,但在6岁以前,孩子不认字或者认字不多的时候,绘本无疑是最佳的阅读启蒙选择,而绘本的主题却是需要家长认真去思考和选择的。讲大道理的,过于玄幻的,充斥暴力内容的都不是好的读本,而自然清新的,画面美好的,主题贴近孩子生活的,有着丰富和合理想象的,展现真善美的,充满智慧的幽默的,才是真正优秀的绘本。对于三岁以上的孩子,我强烈推荐的是《聪明豆系列绘本》,大概有十几本吧,现在出了两个系列了,每个绘本都是那么精彩,那么善良,让人读了心会为之一动,连自己的灵魂都会受到一次温柔的冲击和甜蜜的洗礼。有时间,我会把我和儿子阅读这个系列过程中发生的小故事,一个个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当然,这样的好书还有很多,像彼得兔系列、金色童年系列、巴布熊系列等等。很多家长都说,不知道什么书才是好的,其实,选择的标准很简单,首先是真善美,然后就是画多字少,最后就是孩子愿意一读再读。如果觉得还不能确认,最好的办法就是带孩子去图书馆,在那里先试读,然后把孩子爱不释手的书买回家。这样既经济又实惠,避免了没必要的浪费。

3、没有适当的亲子阅读指导

还是拿一个朋友举例,她确实是一位具有典型特征的都市高知妈妈的代表,学历高,家庭经济条件不错,舍得给孩子花钱,更舍得在孩子身上花时间,可就是总有无数疑惑。有一次我去她家和她女儿玩儿,给她读故事。号称淘气的像小猴子一样的女孩,就在我身边坐了足足三十分钟,听我把一本薄薄的图画书讲得有声有色。我的朋友不禁奇怪,这么薄薄的一本书一共也不超过40个字,你怎么能讲到三十分钟?我这个猴子一样上窜下跳的女儿,怎么可能安安静静的和你在这里坐得住整整三十分钟?

有了适合孩子的图书,接下来就是家长怎么和他们一起读的问题了。有一篇文章叫做《亲子阅读十大守则》,就是教爸爸妈妈如何为宝宝读书的,篇幅太长,这里就不赘述了,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去参考那篇文章。其关键恐怕就在于自己爱读,投入的给宝宝读,教宝宝如何读,帮助宝宝自己读。总的来说,就是通过一些技巧,帮助宝宝从依赖阅读经由分享阅读过渡到独立阅读。而这个过程中,由于宝宝从被动的听,到主动的参与,其阅读的过程也从一个接受的过程变成一个类似于游戏的建构的过程,因此,孩子就可以积极的参与其中而不知“岁月”了。

4、没有适当的亲子阅读环境

还有一些家长,钱舍得花,家中藏书何止过千,书桌书椅书橱书柜一应俱全,可孩子还是不喜欢读书。究其原因,竟然是“钱多惹的祸”。有这样一位家长,向我陈述,家中有玩具不计其数、各种光盘数不胜数、电子游戏品种繁多、图书更是数以千计,如此浩大的早期教育投入,难道还不够,为什么孩子还是不喜欢读书,或者说,孩子什么都不喜欢,每种玩具都只是玩上那么几分钟,然后就转向别物,而喜新厌旧是孩子的最大特征,不断要求有新的玩具,而新的玩具也只能唤起他几分钟的热情和兴趣。其实,很多关于阅读的问题,都会直接反映出家庭教育观念和行为的问题。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叫做“消化不良”,这时,大家都会说,吃点“玛叮琳”恢复胃动力吧,也有老人会说,来点大山楂丸,消食的。这位家长无疑就是给孩子太多美食,让孩子消化不良了。诱惑太多,孩子的欲望阈值在不断提升,想要满足他就会越来越难,很多家长说现在的孩子欲壑难填,可从不想想这“欲壑”是谁挖出来的,家长一边在挖,一边在填,当然是难比登天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7076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