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专栏】
女孩被偷拍,勇敢发声,培养出内心强大的女孩离不开这几点
原创作者|一鸣
前几天,一个视频冲上了热搜,让大家气愤之余,拍手称快。
原来,在南航工作的男子高嘉鑫,在外网发布了6年前读高中时偷拍的女同学照片,并配有低俗评论。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一名受害女生竟然发现了他的这一举动。
女生在视频中爆料了高嘉鑫偷拍女生照片的始末。
她说,发了微博被删后,决定发视频把这件事爆出来。
轻声细语,却充满了力量。
高嘉鑫也因传播淫秽信息,被解聘。
有网友评论说,没想到吧?以为别人女方不敢吱声~没想到女方这么刚!
近年来,女孩被威胁,恐吓的事时有发生,遗憾的是,很多女孩因为各种原因忍气吞声,使得事情不了了之。
有勇气揭露黑暗的女孩,她会站出来勇敢发声。她们犹如一道强大的光,照亮了黑暗,也给内心脆弱的女孩带来了勇气和力量。
作为父母,如何培养内心强大的女孩?
01
不在物质上亏待她
小时候我们家开了一家水泥预制厂,父母早出晚归,也并不算富裕。
但我小时候想要的东西,我爸爸都是尽力尽量给我,基本不会出现别人有的我没有的情况。
有一次无良商家卖给我们假水泥,做出的产品出现很多裂缝。
全家人都很着急,但那时候我仍然无忧无虑,还是想要什么就告诉爸爸。
那时的爸爸可以说是为这件事弄的焦头烂额,根本没有闲工夫来理我,熊了我一顿就把我哄走了,还告诉我不能买。
我当时沮丧极了,觉得爸爸不爱我了,一连几天我都睡不好觉。
到后来,事情得到了解决,爸爸来跟我道歉,并且说明了理由,又趁我不注意把我一直想要的东西全都买了回来。
那一刻,我才知道,我真的很幸运,本为女儿身还能有这样好的爸爸。
那个年代,性别歧视特别严重,一般家庭里,男孩和女孩的待遇在家里基本就是王子和女仆的待遇。她们几乎感受不到被宠爱的幸福。
许多女孩长大后,碰到有人给她们倒温水,半夜买烧烤,她们虽然也知道这其实都不是什么可稀罕的。但她们却偏偏为这种低成本的付出,感动得死去活来。
而沐浴在爱与温暖里长大的女孩,也会培养出好的心态,遇事处变不惊,有着溢出来的自信,无需别人的赞美,因为她自己知道有多好。
02
精神上的富养
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上,一位身材高挑的00后女孩一举夺冠,一夜间成为别人家孩子。
她就是武亦姝。
她才16岁,就拥有2000首诗词储备量,以及从容淡定地表现,惊艳众人。
也许,因为她的父母对她的教育也非常严格才有如此成就吧!在对她的父母采访后,大家都惊了。
武亦姝的爸妈对她的培养方式,竟然是让她“做自己”。
她喜欢读书,她爸妈下班直接关掉手机,陪她一起阅读,交流学习心得。
她喜欢画画,妈妈就和她一同创作,创作出获得全市书画大赛银奖的作品。
她喜欢汉服却不敢穿,被妈妈鼓励,这才下定决心穿汉服出门。
有一次,一位奶奶对武亦姝说,你父母对你这么好,你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报答他们。
从小到大,这样的话我们听得太多了。
可武妈妈听了,对女儿说:“你不需要用很高的分数来报答父母,而是从现在开始,好好活着,过好每一天。
武亦姝的爸妈从不给她学习上的压力,也不会把物质奖励和分数挂钩。
原来,他们家的教育,从来不是不厌其烦的叮嘱、孜孜不倦的教诲,而是春风化雨、无声胜有声。
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有人说,以前流行“拼爹”,现在流行“拼娃”。
但继续深究,你会发现,教育走到最后,还得“拼爹妈”。 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胜出的孩子,往往不是“官二代”、“富二代”。
优秀的孩子总是生于开明的家庭,在那里,他们的天赋会得到充分的尊重。
富养,并不是她想要什么买给她而已,而是父母对孩子深沉的爱,浇灌着她成长,不畏过去,不畏将来。
03
给女孩足够的安全感
董卿的《朗读者》节目中,马伊琍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表示非常感恩父母的教育。
其中特别提到父亲对她的影响。
在读高中一年级时,父亲去学校领取她的学生手册时,发现在思想品德那栏竟然写了一个差。
父亲觉得非常惊讶,就向老师询问原因。
老师直接说,因为马伊琍和多个男生有早恋。父亲极力保持着内心的平静,提出让老师写下男生的名字。
当老师写了一个名字后,父亲继续追问:“还有呢?不是有多个吗?”
老师没能写出第二个名字。父亲坚定地告诉老师:“我女儿我最了解,我还是找校长去说吧。”当晚两人不欢而散。
被冤枉的马伊琍,听到父亲的话,当时就哭了。哭泣的原因有二,一是非常委屈,二是很感激父亲对她的爱和信任。
被孤立的女儿得到父亲的理解,仿佛得到了全世界。
马伊琍在节目中承认,孩童时期,父母给的爱,会让一个孩子很有安全感。
父亲的信任,让马伊琍在面对学业和生活的起起落落时,更加自信和果敢。
04
独立自主品格
于丹说过:“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曾经看过一个短片,至今印象极为深刻。
短片中,小女孩与妈妈相依为命,靠售卖现切水果维持生计。
有一次,小女孩想切菠萝,却不知从何下手。妈妈没有立刻去教她,而是拿
起一个菠萝,切给她看。小女孩学着妈妈的样子,切开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菠萝。
夏天,看着别的小朋友兴高采烈地吃冰棍,小女孩只能偷偷咽口水。
妈妈于是想办法自制了菠萝冰棍,女孩说:“妈妈,我们应该把美味的菠萝冰棍卖出去。”妈妈点点头,鼓励女儿出去叫卖。
可是,小女孩一根冰棍都没有卖出去。她沮丧地问妈妈:“为什么没人买呢?”
妈妈温柔地说:“那你应该去菜市场,看看别人是怎么卖东西的。”
女孩去了菜市场,用心观察那些小贩是怎么卖东西的。回到家拿出纸,画上菠萝冰棍的图,标好价格,做成简易的小海报,边走边吆喝。
很快,她的冰棍被一抢而空。妈妈看着女儿满足的笑容,发出感慨:我很高兴她在经历中学习,靠自己解决问题。有一天我不在她身边了,她也能过得很好。
这位妈妈给予女儿足够的机会、适当的鼓励和指导,培养了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出身贫困的女儿考上了最好的大学,过上理想生活。
心理学家大卫·伍德曾说:家长应当充当“脚手架”,为孩子解决问题提供一个框架,让孩子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
在充当“脚手架”的同时,我们更要适时放手,给孩子更多尝试、体验的机会。
这样,孩子才能拥有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就像拥有了幸福人生的“金钥匙”,无论遇到任何情况都可以积极面对。
养儿无小事,每一点都需要父母殚精竭虑,而养育女儿,我们更是要注重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给予。
教育她爱别人,但更要爱自己。不要为了任何事情伤害到自己。
我们无法帮孩子抵御外部的风险,但可以帮助她建立起强大的内心世界。
因为内心强大的女孩,无惧一切风雨。
作者简介:一鸣,中年少女;左手执笔,右手养娃,用一颗执着的心来写字。
(本文为一鸣原创投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62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