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车帝原创 杨亚楠
[懂车帝原创 行业]“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的这一阙《声声慢》,简直是对2020年第一季度的中国汽车市场最生动传神的写照。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0年1至3月,中国汽车生产量为347.4万辆,同比下降了45.2%,销售量为367.2万辆,同比下降了42.4%。
“我在汽车行业干了快30年了,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风浪。”一位合资车企的负责人这样告诉懂车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中国车市产生的冲击,“来的快,威力猛,既出人意料,又无可奈何。”
但在连续接受了3个月的坏消息后,市场也有了不少向好的迹象。一方面,国内的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车企纷纷开始复工复产,市场终端的消费需求也有了回暖的趋势;另一方面,从中央高层到地方政府,都在强调稳定汽车消费的重要性,部分省市也出台了切实的补贴措施。
于是,在这个坏消息和好消息杂糅在一起的特殊时刻,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众多车企面前——“2020年全年销量目标,到底要不要调低一些?”
变还是不变?
一直以来,对于国内车企来说,下调销量目标,似乎都是件有些尴尬的事情。这就好比是酒后吹牛,一觉醒来却发现无法兑现,总难免会觉得面子上有些挂不住。或许正是由于这个缘由,不少车企即便是调低销量目标,也往往是在临近年底的时候,最早也就是在年中时分。
但今年的情况实在是太特殊了,没有人会预料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这一超级“黑天鹅”事件,就如同现在没有人能够预料车市接下来的走势一样。
“及时做出反应是必要的。”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对懂车帝表示,“此次疫情考验的是一个企业的综合体系能力,以及企业管理层的应变能力。”
当前,已经有不少国内车企行动了起来。长城汽车早在3月份就已经对外公布,将2020年的销量目标从111万辆,下调至102万辆。与此同时,长城汽车还把2020年的净利润预期从47亿元,下调至40.5亿元。
无独有偶,广汽集团也做出了同样的下调销量预期目标的选择。具体来看,广汽集团在2019年的销量为206万辆,原本计划在2020年实现增长8%(即222万辆),但考虑都疫情对汽车行业的冲击,新的目标被定在了增长3%(即212万辆)。
事实上,无论是在自主品牌SUV市场地位稳固的长城汽车,还是坐拥广汽丰田、广汽本田两大“合资奶牛”的广汽集团,其在车市下行阶段的抗风险能力都是很强的。主动提早调整销量目标,足见其在2020年的主要战略基调就是“求稳”。
先考虑活下去?
就在4月初,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的一段话,曾经在汽车行业内引发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李想在微博上表示:“这次疫情对于经济和消费的影响不是SARS能比的,甚至远远超过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及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对于科技企业的影响)。”
“这个特殊的时期,尤其是创业者,千万不要低估了疫情的影响和破坏力。你要做出200%的努力,才有机会拿到之前设定的目标。要么加倍努力,要么理性的降低目标,自己主动打脸远比公司倒掉好得多。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活下去!”
李想的观点,显然激发了不少汽车行业人士的共鸣。“趁早主动进行调整,能够更好地盘活现有的资源,避免因为盲目冲量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前文提及的合资车企负责人如此表示,“越早做动作,后面的压力就越小。”
也有经销商负责人对懂车帝表示,一直以来主机厂都习惯“以产定销”,经销商成了主机厂的“蓄水池”,“现在大环境如此,理性地制定销量目标,这对于上下游的人而言都是有利的。”
眼下,对于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全年的销量表现,不同的数据机构给出的预测也是不同的,但下跌是似乎是毫无疑问的。
就在不久前,上汽集团做出了自己的预测,称2020年中国汽车销量规模为2290至2380万辆,相比2019年将会出现8.1%至11.6%的下滑。
正是基于上述的判断,上汽集团将自己2020年的销量目标定在了600万辆。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数字相比上汽集团2019年623.8万辆的销量,有着明显的下调。
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下调其年度销量目标,也许是主动求变,也许是被迫打脸。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47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