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鱼大肉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可这类饮食的背后却带来“三高”疾病的快速增长,首当其冲的就是高血脂。据统计,我国有2亿成年人存在血脂异常的问题,中青年患者明显增加。
由于不如糖尿病、高血压被大家熟知,依然不少人认为“高血脂不就是血中的脂肪多一点,没关系的!”那么高血脂的危害究竟有哪些?
有关专家表示:高血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如果得不到合理控制,极易引发心梗、脑梗、颈动脉狭窄等严重后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埋下隐患!
有调查显示,在我国血脂异常的人群占到了18.6%,意味着高血脂人数已高达2亿,作为“三高”疾病之一,高血脂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血脂增高叫高血脂,但在临床高血脂常称作高脂血症。血脂是血液中所含类脂质的总称,主要包含胆固醇、甘油三脂(即中性脂肪)、磷脂等。胆固醇过高时,特别是血液中含较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就会沉积在动脉血管壁,再加上其他因素作用,会形成粥样斑块。
这些斑块就像血管中的“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就会导致血栓形成,从而让血管狭窄,或直接诱发急性心梗、中风甚至猝死。
高血脂诱发心梗
心梗,又名心肌梗死或心肌梗塞,一般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发病时常有剧烈而持续的胸骨后疼痛。
心梗发病时,患者容易发生急性心包填塞,猝死率特别高,我国每年死于心梗的人数超50万。
值得注意的是,心梗正在朝“年轻化”的方向发展,其发病年龄已经由六七十岁大幅提升到二三十岁的青年。
身体4个表现,心梗来“敲门”,别忽视!
1.疼痛
疼痛一般是心梗最先出现的症状,通常是没有什么大的原因诱发,可能会在你静坐的时候发生,疼痛的性质和心绞痛无异,这种时候最容易让人误以为只是普通的心绞痛。
但心梗的发病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疼痛会让人分泌汗液,会无由来的感到惶恐,影响状态,显得十分暴躁。
2.恶心和腹胀
当心梗疼痛剧烈的时候会影响到肠胃功能,病人往往会频繁的犯恶心,上腹胀痛,严重的还会呕吐。
3.心悸
在发病的1~2周内,心悸和心律失常是常有发生的,常常伴有乏力、头晕、昏厥等。
4.全身发热
病人会全身发热、心跳过快等,并且持续一周左右,严重者会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流汗较多、尿量减少甚至会休克。
健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若占任何一种,请及时就医,以免掩盖真实病情,贻误治疗时机。
预防心梗,重在养护血管,老中医推荐一个养血管小经方:
补充血管营养素。这里的营养素就是指体ֹֹ恒ֹֹ月ֹֹ草ֹֹ酸成分化合物,可以降低血脂维持血压护血管。
这是一种从月见草中提取的富含不饱和酸的高级营养素,清理疏通血管垃圾,不仅能抑制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合成,减少血栓形成,还能软化血管,对于调节血脂、血压,减少血管堵塞效果不错。与植物甾醇相结合从根源上调理血脂。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46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