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20年4月13日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复试时间由各招生单位统筹考虑当地疫情形势、应急响应级别以及复试工作量等,按照分区分级、精准防控、错时错峰、防止聚集的要求,综合研判自主确定。复试启动时间原则上不早于4月30日。
距离复试还有至少两周的时间,这两周可以说是各位同学超长考研马拉松的最后一程了,大家调整好呼吸和心态,好好准备最后的冲刺吧!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考研真题,找找答题状态吧!
一、社会热点类
黑龙江如何做好全国粮仓的“压舱石”?(2019.哈尔滨工程大学-金融科技)
当前不少研究生存在抑郁症问题,严重的甚至有自杀倾向,对此你怎么看?自己有没有这种情况?如果你的室友有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劝导她?(2018.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建设与管理)
当前,不少高校不注重人才的道德培养,很多高学历的人道德品质不行,对此怎么看?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你平时是怎么和他们相处的?(2018.中国科技大学-工程管理)
社会热点类问题往往与当年本专业领域的时政新闻紧密联系。与简单地作答指定知识点不同,社会热点类问题更加聚焦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如果考生能够将专业相关的所有知识点综合起来,对社会热点进行深入而专业的分析,那么考官一定会对你青眼相待。在作答这种题目的时候,首先最好指出热点所涉及的本质问题,比如第一题问的就是粮食安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二题考查的就是考生的心理素质,第三题考查的就是考生的道德素养。其次再结合本专业相关理论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最好条分缕析,分条作答,体现表达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二、压力性问题
你有过什么有压力的经历吗?是怎么解决的?有试过压力太大自残吗?(2019.哈尔滨工程大学-英语翻译)
英语这么好为什么六级没过?(2018.东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
如果不上班读研经费怎么办,能否专心读书?(2018.西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为什么两门专业课成绩差的有点多?(2018.湖北师范大学-教育学)
压力性问题在考场上并不少见,往往会从考生的薄弱学科入手追问,考查考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如果考生被问到类似问题就支支吾吾答不上来,或者滔滔不绝但是回避重点,都无法给考官留下好印象。对此类问题,考生还是需要结合自身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仔细筛选可能会被考官问及的短板,从实际出发,思考好作答方案才能答出针对性。比如第二题,首先要认真分析没能通过六级的主客观原因,其次要分析自己是如何弥补短板,提升自己的英语实力的。最后要谈谈在英语学习方面积累了哪些共性的学习方法,未来会如何迁移到专业学习和研究中。这让才能让考官看到一个承认问题、分析问题并妥善解决问题的好学生。
好了,关于真题的推送和思路指导就分享到这里,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留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29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