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过度重视谦让教育,只会养出老好人,关键是教孩子拒绝不恰当牺牲

过度重视谦让教育,只会养出老好人,关键是教孩子拒绝不恰当牺牲

5岁的然然特别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特别是周末,小区里的游乐角总是充满着叽叽喳喳的孩子欢笑声。

这里有一个红色的秋千,每次都会排满长长的队伍,因为小朋友们都非常喜欢荡秋千,这应该也是我们每个人童年时最美好的回忆。

然而每次当然然兴高采烈的排着队伍的时候,妈妈总是告诉她要谦让。

如果碰到一些两三岁的小弟弟妹妹想玩的时候,妈妈都会让然然尽量的往后挪一挪,让小朋友排在前面。

因为她是姐姐,所以要有姐姐的样子,去关心那些小弟弟小妹妹。

只要这个时候,然然就会表现的很不开心,因为她真的是太想早一点能荡秋千了。

起初然然还愿意听妈妈的话,可是时间长了以后她终于没忍住,当妈妈再次让她把位置让给其他小伙伴时,然然坐在地上就大哭起来。

其实她也只是个5岁的孩子而已,为什么妈妈不能理解自己呢?

谦虚式的教育会带来哪些弊端?

1、自卑敏感

如果孩子总是谦让,那么他们必然会产生一种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会拥有更好的一切,即便机会就在眼前也要拱手让给别人。

这对孩子当然是不公平的,但是他们却又无力去改变,所以只有把一切埋在心底,但是却会越来越敏感,很容易导致性格上的缺陷。

这样的孩子会成为大人眼中的老好人,他们不争不抢,遇到事情会不由的往后退,把机会让给他人。

但是在孩子这种行为的背后,却有着他们深深的不甘,迟早有一天会连本带利瞬间爆发。

2、不容易满足

当孩子在父母的谦让教育下习惯性的把属于自己的东西让给他人时,也许会得到周围人的称赞,说他们是好孩子,懂得为他人着想。

但是谦让并不是孩子的本意,当他们失去的越来越多时,自然会渐渐滋生不满的情绪,甚至有可能爆发成一场灾难。

也许父母并不能意识到自己教育上的失误,毕竟谦虚谦让是我国一直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但是谦让也是有分寸的。

如果总是让孩子无原则的谦让,那么反而会让孩子缺失竞争心,对他们的成长非常不利。

3、过度谦让的孩子会变成老好人

卡伦 .霍妮在《我们内心的冲突》里说:讨好型人格对于温情和赞赏有极度需求。

在他们的心里:

我必须做得很好——别人才会对我好

我必须成为别人所期望的人——他们才会爱我

所以父母不能对孩子是不能谦让教育,而是要让孩子懂得如何去拒绝他人,如何学会说不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拒绝?

1、担心对方不喜欢自己

孩子很多时候不敢拒绝他人,是因为担心自己在拒绝了同伴的请求之后,同伴就会和自己疏远,就会不喜欢自己。

所以这会让孩子产生心理压力,他们只能选择违心的答应他人的请求,以此来维持和对方的关系。

拒绝其实很多时候是对事不对人,因为有些事情本身就是难以实现的,或者是必须损害某一方利益才能实现的。

对于这样的要求父母要告诉孩子学会如何拒绝,这样才不会让孩子产生压力,同时也能和对方继续友好相处。

当时父母更要让孩子知道,拒绝是一种是自我保护,当对方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是违法的请求时,孩子必须在第一时间拒绝。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护自己,才不会因为有所顾忌而毁了自己的前途。

如何恰到好处的拒绝?

1、合适的使用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的拒绝相对于口头语言也许更适合孩子,这样能够让孩子觉得不是那么尴尬,也不会想不出如何去拒绝。

比如当他人给孩子他们并不喜欢吃的东西,孩子可以摆手示意表示自己并不需要,这样对方就能准确的明白孩子的意思。

2、学会委婉的拒绝

有的时候拒绝并不一定要用强硬的态度或者生硬的字眼,而是可以选择用委婉的方式去拒绝对方

比如不想喝酒时可以说自己身上过敏或者是开车,比如不想和朋友出去时可以说自己身体不舒服或者家中来人,这其实也是一种善意的谎言,却能让对方更好接受。

3、运用推迟请求的方法解决

面对他人的请求,如果自己并不想答应,但是又碍于面子不好第一时间拒绝时,便可以尝试推迟拒绝法。

告诉对方自己有事晚一点答复。之后当自己并没有及时作出明确的答复时,也许对方就能知道自己的心意,或者是事情已经找到了其他解决的办法,那么无形之中对方也就不会再提。

父母如何教孩子自己去学会拒绝?

1、察觉情绪

当孩子面对同伴的请求无法及时作出决定时,父母一定要及时觉察到孩子的这种摇摆不定情绪,及时和孩子进行沟通,尽量从孩子口中得知他们心里的想法。

2、表达感受

在觉察孩子的情绪之后,父母也应该适时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尽量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体谅孩子的想法,这样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共鸣,也能让孩子更懂得自己真实的想法。

3、寻求解决的方式

这时父母可以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为孩子提供一些切实可靠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把选择权交到孩子手里,让孩子尽量去尝试。

4、积极尝试

父母可以明确的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去拒绝同伴的要求,虽然这时孩子有可能依然还在纠结之中,当然也要告诉孩子至于具体如何去做,完全可以由他们自己掌控。

5、给予必要的肯定

当孩子勇敢的表达出自己的情绪之后,孩子们自己会感觉轻松很多,这时父母也要给予他们必要的肯定,这样会让孩子更有自信心,也会让他们日后懂得如何去拒绝他人。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乐于助人,但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拒绝他人。

父母要教会孩子如何说不,教会孩子拒绝不恰当的要求,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更好的成长,也更懂得如何去和他人相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2678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