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难以忍受的“痛”,痛风患者如何不再痛苦

难以忍受的“痛”,痛风患者如何不再痛苦

史丽璞 河南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痛风是一种古老的风湿病。古代的帝王病,现代的文明病;发病人群从中年男性到青少年,发病率的显著提高、年轻化的趋势使我们不得不重视这个病。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沉积(痛风石)所致的特征性急、慢性关节炎。痛风石除在关节、肌腱及其周围沉积外,还可在肾脏沉积,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不全。这种病,发作快,来去如风,发作时伴有刀割般或撕咬般的剧烈疼痛,因而称为“痛风”。

患病的原因往往与其生活习惯有关,另外还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痛风患者的饮食

饮食方面原则上注意:控制饮食中嘌呤含量、限制每日总热量摄入;限制使用牛肉、羊肉、猪肉、富含嘌呤的海鲜、调味糖、调味盐(酱油和调味汁)、甜点、红酒,限制高果糖玉米糖浆摄入;避免食用动物内脏,黄酒 、啤酒、白酒,果糖饮料;鼓励食用蔬菜 低脂奶 鸡蛋;可食用含果糖较少的水果,如樱桃、草莓、菠萝、西瓜、桃子等。

1. 多饮水。血尿酸偏高者和痛风患者要多喝白开水,每日饮水量2000ml以上,可促进尿酸排泄并预防尿路结石。结合患者肾功能及血压情况,从患者尿量的角度,建议保证每日的尿量在1500ml以上,最好2000ml。

建议碱化尿液,尿pH在6.2~6.9范围间内最有利于尿酸盐结晶溶解和从尿液排出

尿pH>7.0易形成草酸钙及其他类结石。因此,碱化尿液过程中要注意检测患者的尿pH值。

临床上用于碱化尿液的药物有碳酸氢钠或枸橼酸氢钾钠。

① 碳酸氢钠(小苏打):口服,每次0.5~1g,每日3次。在CKD患者中碳酸氢钠可同时改善代谢性酸中毒,因此具有双重功效。不良反应主要为胀气、胃肠道不适;但也需要注意钠负荷诱发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肿的可能。长期应用需警惕血钠升高及高血压。

② 枸橼酸氢钾钠(友来特):精准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泄,预防肾脏结晶。一般用量5g/d(每量匙为2.5g),早晚各1匙或晚上2匙,疗程3-12个月。可以根据晨尿的pH值调整当日的用药剂量,将尿液pH值控制在6.2-6.9之间(友来特中配有pH试纸)。枸橼酸氢钾钠不能用于急性或慢性肾衰竭病人,或当绝对禁用氯化钠时不能使用。枸橼酸氢钾钠也禁用于严重的酸-碱平衡失调(碱代谢)或慢性泌尿道尿素分解菌感染。

2.多吃碱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痛风患者本身有嘌呤代谢紊乱,尿酸异常,如果过多吃酸性食品,会加重病情,不利于康复。而多吃碱性食物,能帮助补充钾、钠、氯离子,维持酸碱平衡。

3.多吃蔬菜,少吃主食。多吃菜,有利于减少嘌呤摄入量,增加维生素C,增加纤维素。少吃主食有利于控制热量摄入,限制体重、减肥降脂。

4.含果糖较少的水果因富含钾元素及维生素C,可降低痛风发作。

5.肉汤如鱼汤、鸡汤、火锅汤等高汤,肉汤中嘌呤含量很高,并且煮的时间越长,嘌呤溶解于汤中越多。对含嘌呤高的肉类,可加水煮炖,弃汤食肉。缓解期可少量进食。

痛风患者的药物治疗

急性期药物治疗:本期不急于降尿酸治疗,以免引起血尿酸波动。

非甾体抗炎药 、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为一线治疗药物。

间歇期与慢性期治疗:可以使用促进尿酸排泄(苯溴马隆)、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别嘌呤醇、非布司他)。

并发症的治疗。

总之,痛风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要有规律、戒烟酒;摄入充足的水分;合理控制饮食,控制总热量,控制体重,急性期低嘌呤饮食;缓解期积极参加运动;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检查血尿酸,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维持尿酸长期达标。

对于经常高嘌呤饮食的中青年男性应警惕痛风的发生,一旦突发关节红肿热痛应及时去风湿免疫科检查,以免误诊误治。只有正规治疗,才能使痛风患者不再痛苦,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2444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