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孩子不爱分享不用怕,巧用这3招,让孩子喜欢分享!

孩子不爱分享不用怕,巧用这3招,让孩子喜欢分享!

文/晨妈育儿

在目前的幼儿教育中,随着资讯的发达和父母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年轻的父母已经不满足于仅仅让孩子吃饱穿暖,他们对宝宝的素质教育越来越看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格,成长为一个快乐的人。

而“分享”这项美德无疑是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分享可以是财物上的分享,也可以是心情的分享,一个可以给别的小朋友带去快乐的宝宝,同时也会收获到更多的快乐和认同。

“妈妈,他抢我的东西”,”妈妈,他把我的玩具弄坏了”,“妈妈,他们都不和我玩”,张女士所在的小区,每天都会发生这一幕。女儿佳佳因为“护食”,在小伙伴中并不受欢迎。别的孩子都是一起玩耍互相分享玩具,而佳佳绝对不允许别人碰触自己的物品,每天都要大哭大闹,导致小伙伴都不爱带她玩。

看着邻居宝妈揶揄的眼神,张女士十分苦恼,自己家里条件不差,夫妻两个也不是小气的人,对女儿也劝说了好几次,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但是效果不大,自己的女儿还是不愿意和别人分享。

一、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分享?

1、孩子不愿意分享是因为没有安全感。

对于宝宝来说,愿意分享给同伴的物品,必然是他认为自己不需要的,或者随时可以取回的。如果同伴经常拿了不还,或者父母没有给他买新的玩具填补,久而久之,宝宝就会认为自己一直在失去,失去了就不会再有,那么自然就会舍不得把自己的物品分享出去。

2、因为害怕父母责骂而不愿分享。

许多家长如果在回家的时候,发现宝宝的物品缺少,就会责骂孩子,认为孩子“假大方”“不知节俭”。孩子年幼,一切都靠父母教导,自然就会认为,把物品分享给小伙伴是错误的行为,做了就会挨骂。

3、孩子没有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快乐。

玩具分享出去了,但是小伙伴并没有回馈自己,甚至没有表示感谢,家长也没有表扬自己,分享没有带来任何正面的回应。此时就会让孩子产生疑惑,这种行为是不是不对?为什么是我一直在付出?为什么家长不赞扬我?时间久了,孩子就会排斥分享。

二、为什么要培养孩子乐于分享的品格?

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曾经说过:“想要干大事,就必须懂得跟别人分享,而不是一味地往自己怀里捞”。可见“分享”对于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乃至今后人生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分享可以帮孩子融入社交。

小孩子的世界很简单,一块糖就可以成为好朋友。大方的分享,会让孩子在与同龄人的社交中更受欢迎。孩子对于物品价值没有什么意识,他们互相的分享也只是单纯地和同伴交换快乐,此时家长不必太过在意孩子是否吃亏,一切想得纯粹一点,以免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2、分享更有利于孩子美好人格的培养。

美国儿童心理协会曾经有过一个研究,把十分孩子分为两组,一组每天让他们互相分享自己认为美好的事物,另一组不允许进行任何分享,让他们看管好自己的物品。

研究结果表明,这五个每天分享的孩子,更加阳光和快乐,他们的幸福指数远远高于另外五个孩子。可见,分享可以让孩子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别人的善意,从而更加热爱这个世界。

3、分享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我肯定。

如果一个孩子经常分享,那么必然也会收获很多感恩和善意。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对自我产生极大的认同,认为自己是一个可以帮助别人的人,自己在人群中是受欢迎的,从而孩子会变得更加自信,更加乐于分享,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对于家长来说,自然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欢迎,变得开朗自信。所以很多家长都在孩子的幼儿时期,就开始注重引导孩子的分享能力,但是却苦于效果不大。

三、那么,应该如何正确地培养孩子乐于分享呢?

1、家长必须以身作则。

孩子从呱呱坠地咿呀学语开始,是没有个人意识的。宝宝的一切个人意识,都是受到家长的影响,只有家长以身作则,不吝于把物品分享给亲朋好友,孩子才会也跟着模仿这种行为。反之,如果家长平时斤斤计较,吝啬自私不愿付出,孩子自然也就会非常“护食”,不愿意把物品分享给别人。

2、及时赞美孩子的分享行为,给予奖励。

当孩子把自己的物品分享给小伙伴的时候,家长一定不可以斥责埋怨,应该赞美肯定这种行为,并且给予孩子一定的奖励。让孩子明白,分享是美德,物品分享出去,自己能获得更新更好的代替品,并不是分享了就失去了。

3、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不要强硬要求

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太过迫切,生怕自己的孩子有一点不如别人的地方。所以就会忽略孩子的感受,自作主张地把孩子的物品分享出去。这样是不对的,孩子虽然幼小,但是也有自己的个人喜好,他真正心爱的东西家长应该尊重。分享是善意快乐的,不必要求牺牲自己的最爱。

如果孩子暂时不爱分享,请不要责骂孩子,认为他是个自私的宝宝。而是应该仔细观察,找出孩子不爱分享的原因,从心理上安抚孩子,引导孩子,让他真正体会到分享的乐趣,到时他自然而然的就会爱上分享,主动分享。

真诚的希望每个宝宝都能成为优秀的天使,成为一个开朗乐观的快乐精灵。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1506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