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套路贷”已经成为
一种新型的犯罪方式
那么
什么是“套路贷”?
“套路贷”主要是抓住了部分群众急于快速获取资金的心理,以无抵押、无担保、快速放款为诱饵, 诱使受害人落入陷阱。同时一些群众缺乏风险意识,在用钱心切的情况下,对借款合同的内容没有进行认 真的审核,甚至还签订一些空白的情况。在“套路”下被制造出一系列不利于自己的证据,直至事态扩大 损失惨重。
“套路贷”常用的一些手段!
就是事前通过网络、电话、短信、小广告这些渠道,以“无抵押、无担保、快速放款”为噱头,引诱受害人借款;事中骗取受害人签订阴阳合同、虚高借款合同。
虚构资金转帐流水,肆意认定违约,迫使受害人继续借贷平账,恶意垒高债务;事后通过提前准备好的虚假证据提起民事诉讼或者采用泼油漆、堵锁眼、跟踪滋扰、威胁恐吓、电话骚扰,这个电话骚扰,尤其是半夜给你打电话,还有向你周边的朋友、亲戚不断地打电话,用这些软暴力和硬暴力的手段催讨债务,侵占受害人的财产。
什么是虚高借款合同?
虚高借款合同叫做借一押一,借1000块钱,实际上签订的合同是2000,变相收取高额的“砍头息”。
什么叫“砍头息”呢?
即借1000块钱,要砍掉300块钱的利息,也就是说实际拿到手的只有700块钱。
【扫黑除恶】官宣:什么是“套路贷”?
套路贷
描述:
此类违法犯罪活动隐蔽性强、获利快收益高且易于复制传播
危害极其严重
★★★★★侵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许多受害人一开始贷款金额很小,但在犯罪嫌疑人的套路和威逼利诱下,很快就背负上了巨额的债务,有的受害人为此倾家荡产,只能卖房还贷;有的受害人被迫退学,离家出走躲避债务;有的受害人走投无路,被逼自杀。
【扫黑除恶】官宣:什么是“套路贷”?
★★★★★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
“套路贷”团伙普遍不具有金融资质,以民间借贷为幌子,从事非法放贷活动,表面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与借款人签订的是年利率24%的借款合同,实际还款中往往是按照超过2000%收取利息,远远超过法律规定的标准。
【扫黑除恶】官宣:什么是“套路贷”?
★★★★★衍生出多种刑事犯罪。
犯罪嫌疑人为催收债务,一般采取辱骂、恐吓、威胁等软暴力手段,有时还伴有一些暴力型犯罪行为,涉嫌非法拘禁、敲诈勒索、寻衅滋事等多种违法犯罪。
★★★★★影响社会稳定。
一些“套路贷”借助网络平台,从线下向线上蔓延,由传统的接触式犯罪转变为新型的非接触式犯罪,侵害的群体人数更多、范围更广,动辄达到上万人以上,且遍布全国各地,社会危害更大。
【扫黑除恶】官宣:什么是“套路贷”?
【扫黑除恶】官宣:什么是“套路贷”?
从公安机关打击的情况看
这类犯罪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是“房贷”类“套路贷”。犯罪嫌疑人针对名下有房产的本地客户,诱骗其贷款,层层设置违约陷 阱,制造银行流水痕迹,通过暴力讨债或法律诉讼,达到强占受害人房产的目的。
是“车贷”类“套路贷”。犯罪嫌疑人针对抵押机动车的客户,也是故意设置各类陷阱,以没 有按期还款或者车辆GPS信号失联为理由,恶意造成受害人“违约”,将车辆强行“拖走”或者使用备用钥 匙悄悄开走,迫使车主支付高额的“违约金”和“拖车费”。
是“现金贷”类“套路贷”。犯罪嫌疑人以网络借贷平台和借贷APP应用为依托,以有消费需 求又无经济实力的年轻人、在校大学生、无业人员等群体为主要侵害对象,以“无利息、无担保、无抵押 ”进行虚假的宣传,引诱落入“套路贷”陷阱。受害人签订借款合同的时候,除了要提供正常的借款需要 收集的姓名、身份证、住址、银行卡、社保、公积金等财产信息以外,一般还要被要求提供超出正常收集 范围的采集你的个人信息,比如微博认证、手机里面的通讯录、微信通讯 录,甚至你的手机服务密码 ,拿着你的服务密码就可以调你整个的通讯信息。一旦发生他认定的所谓的“违约” 这种情形,犯罪团伙就对受害人的近亲属、好友,所有的社会关系人通过微信、电话等等进行骚扰、辱骂 、威胁、恐吓,甚至刚才介绍的采用发受害人头像PS的丧葬、低俗、淫秽,女性就给你发PS的淫秽照片等 等手段进行催收。
【扫黑除恶】官宣:什么是“套路贷”?
在此,公安机关提醒广大群众,面对“套路贷”陷阱,要做到“三要三不要”:
1、要树立正确的消费 观,量入为出,理性借贷;不要不计后果,盲目借贷。
2、要选择有贷款资质的正规金融机 构贷款,不要轻信没有资质的非正规公司发布的“无利息、无担保、无抵押”的虚假宣传广告。
3、一旦 发现遭遇“套路贷”,要及时向警方报案,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不要因为害怕,被不法分子恐吓、威胁 ,在“套路贷”的陷阱中越陷越深,遭受财产损失和不法侵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12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