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往往会为孩子们的想象力叹为观止,在孩子眼里,很多事情都是自带一种魔力。而家长却很难理解孩子的想法,一般都会认为孩子是在“乱想”,常常不经意间扼杀了孩子们的想法,但是这么做,同时也是将孩子们的想象力逐渐的耗尽。
有一天妈妈问大女儿,“你看天上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啊?”,大女儿回答“像小船!”妈妈同样把这个问题问了二女儿,二女儿给出了和大女儿一样的回答。妈妈又把这个问题问小女儿,小女儿思考了一会儿说“像豌豆!”妈妈皱起了眉头,“怎么你和姐姐们不一样呢?”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天上的云彩里面住了一位仙女、哆啦A梦和任意门是真的存在、月宫里真的有嫦娥和兔子……这些都是生而为人的天赋,不仅仅是孩子的童话,也是孩子对这个世界美好的幻想和期待。
但是很多家长都喜欢终止孩子的幻想,比如告诉孩子:童话都是假的,不要傻乎乎的相信。家长这么做,是为了让孩子成长起来,变得更加成熟。动机本身并没有错误,但是这样的“好心”,却成了扼杀孩子想象力的魔爪。
家长哪些行为可能扼杀孩子想象力?
一、学习成果用单一指标来衡量
这是教育中最常见的一条,中国家长过于看重孩子成绩,觉得成绩好的孩子前途就一定一片灿烂,除了成绩之外其他都不重要。这是很明显的错误,因为对于孩子来说,成绩单只是一串数字,最多考验孩子的努力与否。但想象力却是孩子在一生的 发展中都需要的一个能力。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如果家长只会用成绩去评价孩子的学习成果,那在不知不觉间就会给孩子以一种“学习最大其他的不重要”的心理,长此以往孩子的想象力就会慢慢枯竭。
二、包办型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好
幼儿园老师给孩子布置作业,让孩子画一个“自画像”。宝宝回到家拿起画笔,却怎么也画不了,爸爸看到了之后就抓起宝宝的手,替宝宝画了一个,说“看,多好看呐!”宝宝看着爸爸画的自己,却并不开心。
许多家长都存在“包办心理”,认为什么都要替孩子办好孩子未来就会过得无忧无虑。其实不然,这种情况下的家长虽然有好心,但是却是在慢慢把孩子自己动手创造的能力给压制了。孩子们小的时候总喜欢问各种各样的问题,优秀的父母总会耐心地给孩子解释,或者引导孩子去思考,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例如:“能先说说你的想法吗?”或者“你觉得这是怎么回事呢?”而包办型父母则会直接反驳孩子,告诉孩子:一切有我们就好,你不用想这么多。
怎样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呢?
第一、多陪孩子玩玩益智游戏
像是乐高拼图一类的游戏,往往都是为了激发孩子想象力而发明的。父母可以陪孩子多玩玩这类游戏,但要让孩子站主导地位,随着孩子的主导去完成游戏,不能抑制孩子千奇百怪的想法。在游戏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进行思考,比如:为什么你要拼这个呢?这个汽车为什么是在地上跑呢?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思考事情发展的各种可能性,问孩子“除了这种做法,还能怎么做呢?”举例而言,当孩子遇到困难并寻求帮助的时候,家长不要仅仅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而应该在指导孩子如何做的同时,引导孩子思考其它解决方法。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思维想象力。
第二、不要把孩子局限在电子屏幕和作业面前
现在的很多孩子,生活里不是作业就是手机电脑电视,从来都不会想出去走走看看,也不愿意动脑思考。所以父母应该在这个方面给孩子一定限制,防止孩子以后眼里只有电子设备和作业考试。我们应当带领孩子去看看外面的山川湖海和浩瀚星空,这些大自然奇妙的馈赠远比呆板的屏幕有趣的多。
第三、不要打断孩子想象的过程
很多家长在孩子发呆的时候,往往会粗暴的打断孩子“你别发呆了,赶快去做点别的事情。”其实这样是不好的,在你看来,孩子可能是在“犯傻”,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她可能正在运用想象力构造一个“大工程”的世界,而你的粗暴打断,可能会让她的世界还没成型就竣工了。这对于一个孩子想象力的培养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她可能会认为,她的创造是错误的,以后就不会有运用想象力的意识,那又如何培养呢?
如果看到孩子在发呆,不妨等他“完成”之后,询问他“你刚刚在想什么呀?跟爸爸说说好不好?”在这个过程中,既给了孩子时间去发挥想象力,也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你也可以更深刻的进入孩子的世界,何乐不为。
第四、耐心对待孩子的问题,不要语言暴力
很多孩子都会问一下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为什么鱼不会飞?”“为什么太阳不从西边升起来?”……有些家长面对孩子这些问题,可能自己都不知道答案,这时就会粗暴的打断孩子,“你想这些干什么?好好玩你的玩具去。”这个时候,孩子内心会很委屈,对于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每个人都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当受到责备时,一些孩子就记住了,往后面对新奇 的事情就“不敢”去好奇了。好奇心是想象力的基础,有了 对未知的 好奇,才有对未知的想象。所以当孩子问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时,请耐心的回答。如果发现自己也不会,就尝试着和孩子一起去探索寻找答案,这个过程里,家长和孩子都在成长和学习。
基本上,我们一致同意,应试教育能够教给孩子的,只有底层的实现力。就是按照规则所规定的,把事情做好的能力。而在金字塔的社会,最不缺的就是按部就班把事情做好的人。但是,这个只能让一个人处于金字塔的基层。而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不可或缺的天赋,这是生命对于一个孩子最初的馈赠,我们身为家长,没有必要也没有权利扼杀它。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06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