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智能手机在每一个家庭里都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现在手机对孩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了,这当然有利也有弊。如今很小的孩子都懂得玩手机了,在他们生活当中,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在玩手机上面,不管是看短视频还是玩游戏,家长都认为这是影响孩子学习和发展的阻碍。
于是,网上也就就出现了这样的一些语言,手机毁掉了孩子。
但有研究表明,其实真正毁了孩子的并不是别的,而是父母。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会影响孩子一生,科学证明:父母的语言暴力往往是伤害孩子的最重要因素。
从北大走出来一个清秀男生名叫王鹏(化名),在他毕业后就与父母断了联系,他把父母的联系方式都拉黑了。
一个如此优秀的男生,为什么这样对待自己的父母?
事情是这样的:王鹏从小就一直受到了父母的打击,可以说他的父母担当的都是严父严母。小时候同桌把他的课本扯坏了,回家之后他跟母亲诉苦,没想到得到的却是母亲的冷嘲热讽。母亲说道:“就该让你尝尝这个社会的痛苦,活该。”父亲更是脾气暴躁,对待他没有一点耐心,经常对他怒吼。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王鹏一待就是24年,他曾试着过反抗,但迎来的却更多的是咒骂,所以他选择了容忍。长期待在这种家庭环境下,王鹏性格变得更加内向,自己的心情好坏也从来不会拿出来与别人倾诉。
很多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做法永远是为儿女着想,一句“为你好!”伤了多少孩子的心。
爱荷华大学做了一个调查研究,数据显示,父母一天当中的话语,对孩子鼓励,赞美的话语不超过20%。
不同的父母却有同样的话语,“你太不乖了”,“你是傻子吗?这都不会。”,“再哭我们就不要你了。”这些语言大家可能都耳熟能详,也许父母是不经意间说出来的,也许是忍不住说出来的,当然也有父母是故意这样说的。
不管是因为哪种想法而表达出来的,最终的结果都是在伤害孩子。表达其实很重要,不仅仅是交流,更是给孩子当了榜样,孩子在这种环境下也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
在生活当中家长和孩子不仅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更应该是朋友的一种关系,可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包容。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为紧密的联系,那就是爱。
如果生活当中父母与孩子关系十分不融洽,一定要静下心来有耐心的跟孩子去沟通,只有沟通才能解决问题,血浓于水没有什么仇恨是不可以化解的。
当父母的也一定不要总是对孩子使用语言暴力,批评是需要的,但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更需要的是表扬,鼓励和赞美。当他们得到了大人的认可时,他们会更加的去努力做得更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87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