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中国千古罪人第三名 董仲舒

中国千古罪人第三名 董仲舒

董仲舒不过是一个儒者,一辈子研究经学孔孟,没有杀人放火怎么就成了千古罪人呢??

先看看董仲舒的介绍

董仲舒,(约前179-约前104)西汉广川(今河北景县西南广川镇)人 。少治《春秋》。景帝时博士,武帝时献“天人三策”得赏识,任江都王相,后任中大夫。建议武帝对“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定儒学为一尊,为武帝采纳。后为公孙弘所嫉,出为胶西王相,惧获罪,借病归。主治公羊春秋学,对汉代社会和后来经学发展有广泛影响。宣传“天人感应”说,认为天有意志有目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主宰;皇帝是天意的代理人,皇帝施仁政,天示祥瑞以奖赏;施暴政,天出灾异以遣告,以之为“君权神授”的依据。他以“天之道终而复始”的观点,把社会历史分为变和不变的两个方面,认为变的是统治形式,封建纲常制度本身是不变的,建立起“三统”、“三正”的循环史观。提出“凡物皆有合偶”以及“相反之物也不得两起”等命题,用以论证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主从关系,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作辩解。并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品,修正了儒家的性善说。主张维护封建专制主义的“大一统”,反对豪族兼并,主张限田,禁杀奴婢。


大儒董仲舒

之前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即便是汉初中国思想界也是很开放,民间活力很高。因为董仲舒,汉武帝搞了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条政策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它严重束缚了中国人的思想,使中华民族从最强大的民族沦为了一个后来饱受欺辱的民族。儒术的独尊导致士农工商的出现,致使例如农业、工业等在我国古代发展的较为缓慢,出现了部分领域的落后。而且没有了百家争鸣,就没有思想的进步,就算是儒学本身在后世没有竞争的情况下也进步缓慢。

在董仲舒影响下,中国思想越来越走向封闭走向闭塞走向没落,到处都是无形的枷锁禁锢着广大人民和学者。一方面独尊儒家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只研究理论本身而不注意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很多学者一辈子沉于古籍竹简,脱离了实际,另外一方面儒家束缚技术发展,这也是儒家的弊端。中国春秋战国出现了很多科技发展,青铜冶炼玉器数学都取得很高的成就。汉武帝之后科技技术发展的速度降低了,科技遭到了打压。


董仲舒


  儒教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反科学主要表现在:
    一 使自然与人相混合,主客体不分。
    二 使权力成为社会结构、思想价值的核心,科学沦为权力的附庸。
    三 权力中心思想导致了科举制度的诞生。
    四 歧视科技、劳动、实践。


西汉儒者董仲舒


最重要的是董仲舒确定了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威,国家所有的财富都属于天子,权利是属于皇帝。皇帝觉得天下都是我的,穷奢极欲,昏君辈出。底下官员为了讨好皇帝,不断压榨百姓而且地方郡守也效仿天子的物欲生活,贪污腐败横行,权利和金钱捆绑在一起,加重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7860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