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交往的过程中会发现:有钱人家的孩子会比穷人家的孩子更加聪明,而且这个孩子的家庭越有钱就会越聪明。
那么家里有钱的孩子真的更聪明吗?
这个结论得到了心理学实验的验证:这是真的!
在20多年前,堪萨斯大学的两名儿童心理学家李斯莉Todd Risley和哈特Betty Hart,就曾对42个来自不同社会以及经济背景的家庭进行了研究。他们从孩子9个月开始,一直跟踪记录到3岁,重点考察了这些家庭共计数百小时的亲子互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智商普遍偏低。
难道这真的是表明了,孩子的智商和金钱有关系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实际上,这和父母的沟通方式有关系,家庭经济条件更好的父母,会跟孩子说更多的话,那么孩子从小接受到的单词量就会更多,根据实验结果显示:等到孩子4岁时,有钱人家的孩子与低收入家庭孩子的词汇量相差就可达到3000万个。也就是说父母与孩子交谈的时间长短决定了孩子的智商,并不是金钱本身。
究其原因是有钱人家的父母学历普遍都很高,受到良好的教育,知道怎么去和孩子沟通,引导孩子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那么,父母应该要怎么去和孩子沟通呢?
1、 不要情绪化
在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家长不要过于情绪化。如果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情,那么就应该要保持冷静,告诉他为什么这件事做错了,教他怎样去正确地做好这件事。
如果只是一味地对他说这件事错了,然后对他生气,辱骂他,那么孩子心里就会产生恐惧,不再愿意和父母进行沟通和交流。
2、 正确引导
小孩子对这个世界总是抱有许许多多奇奇怪怪的幻想,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会慢慢去探索这个世界,问出很多搞笑滑稽的问题。很多父母在听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往往会感到很烦,没有耐心,但是这样往往会打击到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因此家长应该正确引导他们探索更多的知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学会怎么去思考。在对待这些问题的时候,家长也尽量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要让他们自己去寻找资料,找出答案。
3、 用第一人称说话
用第一人称和孩子说话,孩子会更容易接受。因为用第二人称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孩子会觉得家长很严肃,家长是在指责他们,所以他们会感到害怕,不敢亲近家长。而第一人称会让孩子感到亲切,让他们更乐于和家长沟通。
这两个方面家长也要注意:
1、教育方式
正确的教育方式虽然有很多,但是却从来都不是辱骂孩子。辱骂孩子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差劲,所以当孩子出现了不好的状态的时候,家长们不妨多考虑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合理,是不是影响到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2、多学习
除了孩子需要学习之外,家长也是需要学习的。家长要学习的东西其实更多,如果家长学不会怎么去教育一个孩子,怎么去给孩子当一个好榜样,那么孩子也很难成才。
怎么样正确地和孩子沟通其实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这会影响到孩子的方方面面。所以家长一定要正确地和孩子沟通交流,让他们健康成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76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