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在《人生不过如此》中写道: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配角。
面对世人非议,一句怒怼:没有按照你们的想法去追求所谓的体面真是抱歉了,但我怎么过是我自己的事情。
那个又飒又酷的王菲活出了多少人心中的样子。
然而,做自己看似最简单不过的事情,我们总是在走着走着丢了自己。
总想取得别人的认可,总想获取别人的肯定,总是随着别人的态度而阴晴不定,总是对别人的评价耿耿于怀,总是被别人的意向牵着鼻子走,活的太累太憋屈,越活越没有自己。
其实,何必呢?
靠取悦换来的关系,终不会长远,自己都不是自己了,又怎么会舒服。
记住:凡是不舒服的关系,都是错误的。
正确的关系,首先是舒服的做自己。
这不仅体现在感情中。最牢固的关系,一定是能让你做真实的自己。正如苏芩老师说的:
当一份感情让你变得小心翼翼,那终究你会失去它。太小心的去爱一个人,会渐渐失去自己。
当一份感情让你变得没心没肺,它或许不是最完美的,却一定是最长久的。
所以,如果是靠取悦换来的感情,那就放手吧,正如莫言所说,因为没有对等,永无平视;没有对等,永无尊重。
包括在职场中,你的取悦,也根本不会赢得对方真心的敬重,只会让他看穿你的卑微与小心而更加不会珍惜。特别认可成功学之父奥里森·马登的一句话:
一旦我们踏入社会,人们就会从我们的脸上、从我们的眼神去判断,我们到底赋予了自己多高价值。
所以,靠取悦做出来的人情终究换不来真心,即使你拿出天使的心也换不来天使的礼遇。
其实,即使在很多很小的事情上,过多的考虑别人,只会让你失去了前进的坚定,越走越迷茫,最终无所适从。哪怕写文章,写自己喜欢的,比写别人喜欢的更重要。
做自己,吸引来的才是你灵魂挚友,这样的关系不需要取悦,不需要精心维系,不需要小心翼翼,你只要做自己就好。
毕淑敏说,他人的判断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对自己的评判。
生命对我们,是仅有一次的馈赠,为什么不做真正的自己。
做自己,是对他人的负责,更是对自己的负责。
关系中,最重要的是“真实”,因为只有真实遇到真实,才会带来结果上的自然忠诚。这股力量不是来源于外部规则,而是两个生命之间的自然选择。
取悦别人,本质上也是一种欺骗。
欺骗的不仅是别人,因为戏演的再好也有落幕的时候,总有一天,别人会发现那不是真实的你。
欺骗的还是自己,因为再多的风光再多的簇拥、赞美,你最终会发现都无法让那个真实的你感到真正的快乐。
所以,与其处处考虑、太在意别人的想法,搞的自己无所适从、凡事小心翼翼、畏手畏脚,不如放开勇敢做自己。正如丹尼尔·拉波特所说:
如果你想要自己的一生充实、有价值,唯一可选择的,就是做真实的自己。
只有当做自己的时候,内心才会自然结出勇气、期待、热情等这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只有真正的自己,才会让你容光焕发。
真正的成熟,是坚定的做自己。
做自己,吸引来的才是真心欣赏你,与你真正的志同道合者。
做自己,邂逅的才是真正懂你的人,才能抵达彼此灵魂的深处。
这样的关系,无需取悦,处着不累,处着舒服。
这样的关系,是深层次的吸引,是灵魂与灵魂的心心相印与惺惺相惜。
这样的关系,是彼此的心意相通,是灵魂与灵魂的共识、共鸣、共振。
这也就是著名的吸引力定律:
当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它吸引而来,
所以,真正的关系,不是靠取悦,而是靠自我的人格吸引。
所以,与其费心思取悦别人,总是处心积虑琢磨别人的想法、喜好,活得没有自我,不如畜养平和之心,安静的自我升值。正如诺贝尔得主屠呦呦所说,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真的,人就那么一辈子,去做真实的自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走自己喜欢的路吧。
用真实的自己,打开属于自己的天地,干着有劲。
用真实的自己,经营一段真诚的关系,处着不累。
用真实的自己,赢得一群忠实的伙伴,不惧失去。
取悦他人,不如做真实的自己。
END-
版权声明:小墨伴您,温暖向阳,微笑生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74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