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到底是怎么相处才正确?
那当然是父母疼爱孩子,孩子尊敬父母。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疼爱孩子的场景比比皆是,但是孩子尊重父母的情况却不尽然。
在一所学校里,老师没收了一个孩子的手机,然后把孩子的家长叫到了学校里。谁知家长不但不批评孩子,还向老师求情要回他的手机,老师对他的教育方式真是吃惊。没想到家长却说:“在我们家里,家长都是把孩子当作朋友的,所以凡事商量,非常和谐。”
“是真的和谐吗?”
家长并没有说实话。
其实,这位家长一把屎一把尿养大的孩子,最后却成了“白眼狼”,对父母毫无尊重可言。在家里都是用命令的语气,让家长做这个做那个,如果不如他的意,他甚至还敢对父母进行打骂。
这样的恶果并不是几天就能形成的,是因为孩子小时候家长教育不当,在漫长的日子里积累起来的。
这位家长所做的,是因为没有分清楚父母和孩子的界限。父母不是不能和孩子做朋友,但必须是建立在规则之上。家长是孩子的朋友,是尊重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并不是把自己拉低了一个段位,成了孩子的附属品。
孩子对家长的要求就是说到的,家长就得做到。比如说下午吃西瓜,晚餐时桌子上就得必须见到。在这样的一种教育氛围下,只会让孩子无法无天,大了以后家长也管不了了,届时家长也会伤心难过,养了一个白眼狼,对孩子也没有好处。
在家里没有规矩、不守规则,到了学校或是工作岗位,也是目无尊长,发展的前途会很受限。
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尊严也是自己建立起来的,要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权威,是不容孩子践踏的。
首先,从小要给孩子树立规矩,家里是有规矩可言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很有道理。
小明在家里很受爷爷奶奶的宠爱,吃饭非常的费劲,东跑西颠才行。妈妈给他立了一个规矩,必须得在饭桌上吃饭,如果不这样,过了饭点,就没有他的了。开始,小明并不在意,没想到妈妈说到做到,饿了两回,就把他这个坏习惯改过来。
让孩子从小就遵守规则办事,他长大了才能遵纪守法。
想赢得孩子的尊重,家长必须得担当起父母的职责来,尽到做父母的义务。有的家长对孩子根本就不关心,基本就是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不知道孩子的心里想的是什么,甚至常常的打骂他,孩子很难从父母这里得到温暖,对父母只有怨恨,何谈尊重可言?
一个受孩子尊重的家长,一定是做了孩子的好榜样。这家长未必就是成功人士,甚至贫寒一生,却得到了子女的尊重,都非常的孝顺。一个做民工的父亲,在艰难的生活之下,尽心的养育孩子。
虽然在外,却常常和孩子视频,知道孩子的每个心思。这位父亲还好学上进,一直坚持练书法,都在身体力行给孩子作出了生活的榜样。孩子也很刻苦、懂事,这才是真正的和孩子做朋友也不失去父母的尊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67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