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一个旅顺口,半部近代史之东鸡冠山景区

一个旅顺口,半部近代史之东鸡冠山景区


旅顺,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三面环黄,渤两海。

明代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马云,叶旺率军队由山东蓬莱渡海,在此登陆,收复辽东,因海上旅途顺利,遂改称“旅顺口”,一直沿用至今。

特殊的地理位置,天然不冻的军港,山川险峻的地势,使旅顺口处于扼守京津之海上门户和保卫东北之天然屏障。从1880年开始,清政府在这里开始扎营盘,筑炮台,修船坞,建军港。尤其是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留下了大量的战争遗物和历史遗迹:如东鸡冠山,望台炮台,日俄监狱旧址,万忠墓,关东法院旧址,关东军司令部旧址等。除此之外,白玉山景区,军港游园,旅顺博物馆,中苏友谊塔,潜艇博物馆,世界上最小的百年俄式火车站等,也都是值得一去的旅游景观。







东鸡冠山景区

1898年,沙俄强租旅大后,为了长期占领旅顺,于1900年强迫中国民工开始修筑这座(东鸡冠山)永久性防御工事,它是沙俄旅顺东部陆地防线的一座重点工事,主要控制北面的开阔地。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这里是日俄战争中的重要战场。8月21日,日军第11师团开始攻击,由于屡攻不克,便采取坑道爆破逼近堡垒。12月15日,俄军陆防司令康特拉琴科少将被日军重炮炸死在堡垒指挥部里。12月18日,日军在堡垒正面装上2.3吨炸药进行一次大爆破,遂占领东鸡冠山北堡垒。





















旅顺口风云展览馆

看过日俄战争遗迹,再回到旅顺口风云展览馆,仔细了解“一个旅顺口,半部近代史”,通过“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苏联红军出兵东北”为主线,展示了旅顺口在近代史上的苦难遭遇。












出展览馆,顺着山路,我们又来到了“望台炮台”。

望台炮台,海拔182米,是日俄争夺旅顺的最后战场。其名字是日本人命名的,当时俄国人称“大鹰巢炮台”,因山上遗留有两门俄军残炮,而被当地人称为“两杆炮”。这 “二杆炮”,是当年俄军从被困在旅顺口内的舰船上拆下后,逼迫2000名中国劳工历时半个月人拉肩扛运到山上的,可惜最终还是被日本攻克,“望台炮台”的陷落,标志着本次日俄战争中,日本的最终胜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4426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