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对于所有旅游人来说注定了是一个不平凡的纪年。在这个原来能够利用春节对自己业绩有所提升的时刻,一场疫情无情地把所有旅游人的梦撕破,一夜之间全国几千成旅游人就变成了官宣下岗的人。眼看着疫情就要过去,今后传统旅行社该何去何从呢?个人认为从旅游的产业链上,分为几块来看。
第一个就是旅游产业的基础,各地景区。这次疫情让大家切实地感受到,网络、虚拟、系统、科技的成果,宅在家里的时间越长,越能深切地感受到这一切给所有人带来的影响。景区开通虚拟VR、网上预约,之前的电子票务、自驾票又一次得到了发挥。但是旅游无论怎么虚拟,最后总需要落地,毕竟景区不是仅仅通过网上或者VR体验就能真正感受到那种魅力。所以疫情过后,景区务必要抓住此次机会,扩大电子票务及网络的应用,真正能够实现无票销售,全网销售甚至实名身份证销售等。
第二个就是所谓的各旅游供应商,即批发商。其实作为整个市场背后的推动,批发商及背后的地接资源是左右整个传统旅游行业的重要环节。以后那种单一的产品,应该进行调整了。向产品高度自由化、可选择化、定制化的碎片化产品发展。由于疫情,必然会影响团队出行,也就意味着无论是批发、包机等业务,都会面临前比之前更能以成团的概率,所以此次就像我之前一直提倡的“化团为散 提前成团 落地分类”。这样即可以保证批发商原有的机位等资源可以充分利用,也可以真正向全市场开始覆盖。谁能越早的调整过来,谁就会在市场是抢到一个位置,并且我预计今年的旅游市场,出境游会受到大面积影响,而国内游将会成为各批发商的主要竞争市场,原本国内旅游产品就已经杀的血红的情况下,新的出境批发商也会纷纷加入进来血拼,所以今年旅游业,国内市场或许是一片刀光剑影。
某出境包机商在疫情期间空无一人的飞机
第三个就是传统旅行社,即我们在街道上见到的一个个的旅行社的门店。此次疫情,逼着这些旅游人开始纷纷进行电商、某东、某宝的代理人,但是效果其实非常一般。缺乏网上销售经验,没有相应客户群体、销售手段单一等制约着所有传统旅行社人。原来各旅行社由于产品单一,受众面小,创新不够等情况,所以积淀的客户基本以老年为主,而老年群体对于新的销售模式,多少接受程度不够,造成了旅行社举步为即。个人预计,至少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传统的业务会受到冲击,主要会陷入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激烈、客户争夺惨烈为主的状况下。在这种情况下,谁能找到市场产品的切入点,谁能够先调整完客户结构,谁将会笑在最后。所以建议旅行社要充分利用疫情期间对客户进行分类后的成果,找到自身客户不足的一个层面,加强业务能力,调整产品结构,提供更加灵活和针对性的产品。
需要提醒所有旅行社同仁,旅游产业并不是仅仅指一个旅行社业务而已,它包含的范畴非常宽,而旅游产品也同样不是仅仅指供应商提供的现成产品。有一个问题是肯定的,随着疫情结束,无论是“报复性旅游”还是发展性旅游都可能会出现,旅游产业也是国家肯定并且大力发展的,旅游产业也一定会保持一个调整的增长的,但是这里面到底有多少是传统旅游业务和旅行社可分到的一杯羹?如果我们把我们自己仅仅局限在原有旅行社业务和原来的客户群体上,那结果是非常不可预测的。
此次疫情实际上是对原来简单、脆弱的旅行社业务及整个旅游产业链的一次冲突,让原本在繁荣市场后面的危机提前到来,即是一次灾难,同时更是一次提醒,提醒着我们所有的旅游人,要寻求变化,创新突破。原本旅行社产品单一,销售手段简单,管理手段原始的状态需要进行一次更为彻底地改变与调整了。
您有什么想法,欢迎下方留言。一起探讨旅行社的发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40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