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你为什么要和孩子一起读《傅雷家书》

你为什么要和孩子一起读《傅雷家书》

今年寒假,我们设计了这样的亲子阅读作业: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傅雷家书》,了解傅雷信中对孩子的教育涉及到了哪些方面,写出你的收获,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和经历,父母和孩子分别给对方写一封家书。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作业?请你往下看。

作为父母,当然最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社会上有所成就。按照这个标准,这位父亲无疑是成功的。

废话不多说,有图有真相!


傅雷夫人朱梅馥和傅聪傅敏


青年时期的傅聪,是不是有种气质过人的感觉?


两个儿子,一个是少年得志、蜚声海内外的大钢琴家,代表咱们国家形象。书中傅聪也提到了海内外对于他演奏的评价,大家可以看一下。

另一个是中学高级教师,深受学生的爱戴。

我想很多人看到这里不禁会问,傅雷有什么秘诀把孩子培养得这么优秀?在书中有没有相关的描述?

对不起,如果你想在这里找到把孩子送到清华北大诀窍,那你会失望的。但是,这仍然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当你读完这本书,至少你会感受到以下几点:


01—学会保持父子间亲密的关系的秘诀是学习

读完了这本书,你一定会对傅雷的做人和才华深深地佩服,也懂得什么叫做“有其父必有其子”,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巨大。这本书收录的是傅聪从十几岁离家留学一直到他结婚生子这十几年见的书信。漫长的十几年,傅聪从一名懵懂少年长成了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世界著名钢琴家,而这么长的时间,傅聪把自己生活上、事业上的点点滴滴都通过这种书信的形式告诉自己的爸爸,而这位爸爸,全部都懂,而且全部都能给他正确的指导!这太了不起了!

关于做人做事,爸爸可以给出自己的建议:

譬如:1955年1月26日 傅雷信——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

关于读书和学习,爸爸也可以给出有效的指导:

譬如:1954年12月27日 傅雷信——《人间词话》,青年们读得懂得太少了;肚里要不是先有上百首诗,几十首词,读此书也就无用。

关于钢琴演奏,爸爸也是很在行的!

譬如:1961年5月23-傅雷信——你说的很对,“学然后知不足”,只有不学无术或是浅尝辄止的人才会自大自满。我愈来愈觉得读书太少,聊以自慰的就是还算会吸收,消化,贯通。像你这样的艺术家,应当无书不读,像Busoni(布索尼),Hindemith(兴德米特)那样。

这样的父亲,做儿子的怎么能不跟他亲近,怎么不愿意和他沟通交流?爸爸就像一位朋友,一位老师,可以无拘无束地交流。

如果,随着儿子的长大,他说的事情你越来越不懂,作为一名父亲,你的智慧和知识并没有随着时间的积累而增加,却和身体一样,渐渐得衰老退化!直到有一天,你问起儿子在说什么的时候,他甩出了一句:“别问啦,说了你也不懂!”,你才明白,曾经你像大山一样的形象已经倒塌了!

谁都不愿意有那么一天,谁都不愿意和自己的儿子慢慢隔阂,慢慢没有交流,慢慢承认自己衰老的事实,慢慢变成一个小老头!

如果你希望你儿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你必须要做出榜样!我们这一代,具备了可以跟上时代的基础和条件—— 我们受过教育,具备学习能力;我们有发达的网络,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了解任何想要知道的内容。

02—体会拳拳父母心,悠悠舐犊情

书中傅雷夫妻对于自己的儿子的关心可谓是无微不至,每一位做了父母的人都应该感同身受,而青年人读了也不禁会回忆起自己的爹娘对于自己的关爱,很多片断读来不禁让人潸然泪下,颇为感触。

相信,总有一个段落读完之后,你会拿起电话打给自己的老爹老妈,因为人间的任何感情都不能超越父母对于孩子的爱。

也许读完这本书,你会对自己的父母多了几分理解,也许你会在对待孩子上有自己的反思。我只负责提供食材,具体的过程你需你自己慢慢体味!

03—感受艺术的熏陶

现在很多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学习钢琴、小提琴等,也许是孩子爱好,也许是为培养气质。但是,我们对艺术的作用,对于古典音乐、琴棋书画却知道得不多,没有家庭的熏陶,恐怕孩子也仅仅能学点“技”,对于“艺”还是很难摸到门道。

傅雷的艺术修养极高,他本身留过学,学过美术,对于中国古典文学也颇有见解,而且对于西方的雕塑、绘画、音乐都有研究,所以,他能够欣赏古今中外的大部分艺术形式,在钢琴演奏方面也能给傅聪以专业的指导。

艺术的作用,你只有慢慢欣赏了才能体味。

04—直面翻译大家的品质和骨气

傅雷是中国著名翻译家,以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作品见长,获得过法国政府的表彰。作为大家,傅雷的个人品质让人敬佩,对于他的好友的画作他也直言不讳的提出批评,而结合他的一生,我们可能感受这个人的凛然傲骨。这对自己的孩子也有很大的影响。

譬如:1955年5月11-傅雷信——因为我一生做事,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绕圈子,躲躲闪闪,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只要态度诚恳、谦卑、恭敬。无论如何人家不会对你怎么的。我的经验,和一个爱玩弄手段的人打交道,永远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对付,他也不会用手段对付你,倒反看重你的。你不要害怕,不要羞怯,不要不好意思;但话一定要说的真诚老实。既然这是你一生的关键,就得拿出勇气来面对事实,用最光明正大的态度来应付,无须那些不必要的顾虑,而不说真话!就是在实际做的时候,要注意措辞及步骤。只要你的感情是真实的,别人一定会感觉到,不会误解的。

1956年2月29-傅雷信——大多数从事艺术的人,缺少真诚。因为不够真诚,一切都在嘴里随便说说,当做唬人的幌子,装自己的门面,实际只是拾人牙慧,并非真的有所感。所以他们对作家决不能深入体会,先是对自己就没有深入分析过。这个意思,克利斯朵夫(在第二册内)也好像说过。

真诚是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05——理解个人和家国命运的息息相关

傅雷是一个爱国的人,傅聪因为种种原因入了英国国籍,这件事情让傅雷久久不能接受。他爱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爱自己国家的山山水水,也提醒自己的孩子不要忘了爱国。从书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得多么紧密,傅雷最后的结局也让人感叹唏嘘。

少年人读《傅雷家书》是仰望一个年轻耀眼而丰盈坚挺的生命,父母们读《傅雷家书》是借此丈量自己走过的每一寸教育之路。家庭教育的幸福在于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成熟、进步,了解的东西一天天的加多,精神领域一天天的加阔,胸襟一天天的宽大,感情一天天的丰满深刻。”我们要培养这样的孩子,那么就开始学傅雷这样做父母吧!

《傅雷家书》不是简单的父爱如山,但可以作为中国亲子教育的范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3325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