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山东能源枣矿集团蒋庄煤矿利润突破11亿元,在矿区率先同步取消采掘夜班作业+周日集休,过去小弱散的非煤产业一跃成为矿井的半壁江山。
这座已开采三十年的中老矿井,缘何焕发出如此激情澎湃的青春活力?
“这得益于我们有一个精诚团结的领导班子、有一支敢打必胜的职工队伍,更得益于有齐卫东矿长这样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带头人。”该矿党委书记张培龙说。
2017年元月,齐卫东履新蒋庄煤矿矿长。
当时的蒋庄煤矿正经受采场、市场、压煤村庄搬迁、环保从严、人员分流等多重困难因素叠加影响,生产经营一度举步维艰。
上任伊始,齐卫东经过广泛调研、认真思考,确立了立足“抓搬迁、调接续、稳源头、保效益”发展定位,系统构建煤炭主业作支撑、机械制修做精优、精细化工提档次、热电联产拓效能“四足鼎立”产业新体系,吹响了建设作风实、形象实、业绩实、效益实、后劲实、民生实“六实蒋庄”的冲锋号。
面对巨大挑战,齐卫东从管理思维变革入手,部署开展干部作风建设活动,带头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求从管理人员开始,每天自我总结、反思不足、力促改进提升。他邀请十佳企业讲师,帮助中层管理人员拓展思维,对区队长、班组长论坛模式进行升级创新,围绕如何创造性开展工作,在全矿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让新思潮、新动能的“种子”在蒋矿人心底发芽。
思路一变天地宽。在齐卫东主导下,该矿通过深化“大经营”管控,先后实施单位利润中心、机关绩效、薪效联动三项考核机制改革,完善了“以效定薪、薪效联动”分配机制,促进了各单位自主经营、自我管理。实施对标管理,优化“1235”价值链创效体系,仅2018年就降本增效3000万元、政策创效1.21亿元。同时,每年拿出200余万元用于创新奖励,一批创新成果分获中煤协会科学技术奖、国家专利授权、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等奖项。
2017年,在全年原煤产量、商品煤销量同比下降的情况下,该矿收入突破17亿元、利润突破5亿元,远高于“黄金十年”的盈利水平,创出矿井“历史最好年”。2018年,他们加速奔跑,实现经营管理大提档、经济效益大提升,全年实现成利润6.15亿元,同比增加1.35亿元。
煤矿企业最传统的不是管理机制,而是在地层深处的采掘工作面,是煤矿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深水区。齐卫东基于此,以深入推进“一提双优”建设为抓手,持续加大装备升级力度,建成1个自动化工作面、1个智能化工作面,打造了3条新型快掘作业线,其中岩巷快速掘进创出全省新水平,作业标准在全矿区被推广。他超前提出升级改造智能化选煤厂,实现生产系统一键启停和全流程自动控制,减少用工39%,生产工效提高68%。不到两年的时间,在齐卫东的带领下,蒋庄煤矿高效快掘、自动化与智能化开采屡屡走在矿区前列。
“作为资源型企业,煤矿总会有资源枯竭的那天。我们要未雨绸缪,提前谋划矿井转型发展的路线图。”齐卫东认为,煤与非煤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必须同步加强。
他创新以矿井为主体的新村建设模式,顺利完成了房庄村和南孔庄村的搬迁,有效缓解了矿井接续压力。精准实施“大精煤”战略,建立产销协同创效新模式,今年以来累计创效3000余万元。在矿区首家上马智能型煤加工项目,实现煤泥不落地、全处理,年可消化矿区煤泥25万吨,创效1200余万元。
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成果惠及职工。在齐卫东的主导下,蒋庄煤矿相继实施生活区改造、幼儿园改扩建、改善区队办公条件、井下职工免费供应加能餐、职工公寓星级管理、职工食堂人性化服务、开通薛城滕州通勤班车、组织全员健康查体等惠民工程。2018年,职工提前两年实现山东能源“力争十三五末人均收入突破10万元”目标。
墙内开花墙外香。2017年以来,山东能源“一提双优”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枣矿集团掘进高效快掘现场推进会、非煤产业“一提双优”建设推进会等先后在蒋庄煤矿召开。蒋庄煤矿相继获得特级安全高效矿井、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能源集团先进单位、能源集团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齐卫东本人也先后被评选为山东能源优秀共产党员、枣庄市新旧动能转换先进个人、滕州市发展功臣。(通讯员 于长生 刘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