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10岁兄妹不上网课,跑到16米的楼顶放飞自我,是什么害了他们?

10岁兄妹不上网课,跑到16米的楼顶放飞自我,是什么害了他们?

疫情期间,学校不开学,孩子们都在家上网课,父母们也就把手机留给了孩子,可父母前脚刚走,后脚就发生了不幸。

河北邯郸的一个农村家庭,11岁的哥哥航航和9岁的妹妹本应该在家上网课,可他们却跑到了16米高的楼顶上,就为了体验游戏精英从空中纵身跃下酷酷的感觉。他们看到游戏里的人都没事,感觉自己也会没事,就这样,两兄妹携手跳了下去。

而现实,就是这么骨感,当身子触碰地面的那一刻,注定了不会是个可以扭转悲剧的结局。

经过抢救,目前孩子的情况算是稳定了,但航航脑出血,面部出现塌陷,他的一只眼睛也保不住了,而妹妹双腿骨折,肺部也遭受了严重的重创。当病床上呻吟的两个孩子,用一生都无法弥补的过错,承受一生都无法改变的事实时才真正明白,游戏和人间,一旦交叉带来的就是灭顶之灾。


而因为游戏引发的悲剧不仅仅是这些,就在2个月前,墨西哥一名11岁的男孩,学着游戏《物竞天择》的角色模样,穿着带有游戏LOGO的衣服,用枪杀死了自己的老师,在扫射一周后,吞枪自尽。

游戏里的悲壮、血腥、胆量被搬到了现实世界,不仅仅是毁了自己,也毁了别人的一生。



我们无法把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和这样的悲剧联系在一起,是哪出了问题?父母们都会把矛头指向游戏,如果没有游戏,孩子就不会这样,父母在指责的时候,也要把这个敌人拆开了看看,到底哪会让孩子们做出如此出格的举动?

一、让孩子误入歧途的游戏设计。

1、游戏场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游戏里逼真的画面,多是从现实生活当中取景,角色的设计,景色的效果,还是公共设施的配备,就和现实世界的一样。而一些配置上,虽然突破目前时代的局限,但孩子们反而认为是一种进步。这就会让孩子们产生假象,认为虚拟的游戏世界和现实世界没什么不同,只是更先进罢了。


2、游戏人物塑造超人化。

就像吴承恩笔下《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一般,游戏里的人物,也多是十八般武艺,七十二般变化,而且在拥有装备后,拥有无穷的力量和超人的技能,和当孩子们还没有认清自己是谁的时候,这些超人的光环,就变成孩子们心中的向往。为了努力向游戏中的英雄靠拢,模仿就成了他们的首要方法。

3、游戏情节偏重压力释放。

游戏里情节上的设计,都在迎合孩子的需求,压力的释放,英雄主义的化身,这些都在紧紧的吸引着孩子,而这些情节,也变成了孩子们感受压力时的条件反射,当在现实世界里,一遇到压力,他们会模仿游戏里的情节,把自己想象成游戏里的角色,进行报复和回击。

4、游戏里可以续杯的生命。

在游戏里,同样一个角色,后面都有N条命,就像九尾狐,是可以死而复生的,损失的也不过是充的钱,花钱再买命就好了。不明白生命是何物的青少年们,把永生当成了自己的标签。才会毫不犹豫的照搬游戏里的动作。


在游戏和现实间游走的青少年,没有判断力的踩着游戏里一个又一个的坑,就像是走在钢丝上,父母们稍不留神,可能就会让他们丧身殒命,养育孩子不再是吃饱穿暖那么简单,需要付出更多的心力。

二、父母们需要做些什么?

在游戏充斥着全世界的现实中,父母们很难切断孩子和游戏和一切联系,所以,武断的阻止,可能会适得其反,那父母们就要采取一些策略,既让孩子得到放松,也能护孩子周全。

1、帮孩子寻找游戏的替代品。

孩子们对游戏的痴迷,是因为游戏是一种“短半衰期”的产品,游戏带来的快感,在一次次充值和升级中得到持续的满足。这种快感持续释放的物质,在生理学上叫多巴胺的物质。


如果找到一种使孩子释放多巴胺的有益的行为,就可以替代游戏,比如同样是使用电脑,可以引导孩子写一些博客,受到正面的鼓励也会让孩子兴奋,再有掌控新鲜事物,比如无人机的操作,从成就感上让孩子得到满足。

亦或是编程或者大数据的学习,能够带给孩子操控上的快感觉,而这些技能就像很多年前的计算机,是孩子融入社会必要的技能。提早掌握提早受益。

2、及早灌输危险意识,拒绝无知带来的无畏

危险是很多家长拒绝向孩子传递的,一是觉得自己有能力保护孩子,二是觉得过早的传递这样的讯息,过于残忍,孩子的一切都应该是美好的。可生命只有一次,任何环节的缺失都会导致一场灾祸。做为父母,不可松懈。

《太上感应篇》言:“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现实世界的水火风电、物品和器具等,一旦与它们的关系处理不当,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处于危险当中。

通过一些书籍和视频把这些危险都展现在孩子面前,帮孩子分析这些危险动作带来的危害,至少让他们有危险意识,了解该远离什么,该不做什么,这样才不会为不假思索的鲁莽买单。

3、及早分清虚与实,阻止混淆带来的灾难。

如果3岁的娃娃说小猪佩奇是她最好的朋友,我们还不愿打破这样的美好,可如果10岁了,还依然这样,我们可能就要矫正了。

同样,孩子们置身在游戏虚拟的画面里,无法构成现实世界的立体感,而一旦把虚拟当成现实,没有意识到环境的差异,就会引发灾难。

让孩子从游戏世界走出来,来到现实世界中,需要我们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出调整。

多带孩子在现实的生活中走走,让孩子感受什么是真实的存在,在这同时,将虚拟的游戏和现实做对比,让孩子有直观的了解。

让孩子有自己的宠物,明白生命的不可复制性,才会爱惜自己的生命。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判断力不足,会混淆一些概念,而父母及时的引导和灌输就显得尤为重要,才能让他们少走弯路,少走错路。

最后

希望游戏公司,能有社会责任感,追逐高收益的同时,能在游戏开发上,避免血腥暴力,多开发益智类的游戏,同时在关键位置能有醒目的标识“仅为艺术效果,不可模仿”。一个公司的发展,是持续性的,更应该是良性的。



希望我们的孩子是展翅飞翔的雄鹰,而不是因无知而折翼的天使。

让游戏人间的孩子从梦境中醒来,做个有为少年!

欢迎关注我:

五瓣丁香花开

关注爱与成长

欢迎留下您对孩子游戏人间的看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1412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