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早期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心悸、耳鸣、肢体麻木,甚至头晕呕吐等,也有很多患者并没有任何不舒服,只是在偶然测量或体检时发现自己血压升高。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现在的全民疾病高血压,到底是怎么回事如何用药物预防?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高血压的定义什么?血压数值要这么看
一般来说是收缩压和舒张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和90毫米汞柱,那么就可以确诊为高血压。高血压一旦确诊之后是没有办法完全治愈的,只能是通过一些药物来平稳的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平稳才能减少很多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很可怕!并发症危害可致命
心血管疾病占我国人口总死亡原因第一位,高血压是影响我国人口总死亡的第一因素!如:中风、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是最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危害严重。
- 高血压常并发肾功能不全导致尿毒症
- 高血压常并发中风,造成脑出血、脑梗死
- 高血压常与血脂异常并存,二者并存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引发冠心病或脑梗死
- 高血压常并发眼底病变,造成视力减退或失明,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
- 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性至少增加六倍,心力衰竭常导致患者丧失工作能力
- 高血压常与糖尿病并存,二者并存时危害更大,成倍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生危险
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就可以不用吃降压药?
- 如果血压只是轻度升高,在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下,初次发现血压升高,血压在150/100mmHg 以下,可以先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观察1-3个月,;如果血压能降至140/90mmHg以下,可以暂时不吃降压药物。
- 如果血压高于150/100mmHg,或者已经出现了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无论有无感觉都必须马上开始口服降压药物。
中药降压效果比西药好?老中医这样辨证论治
《黄帝内经》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是对高血压的最早认识。高血压病属于祖国医学 “眩晕”范畴。
眩晕病因包括风、火、痰、虚。高血压眩晕患者本虚标实、阴血不足、肝热上扰,因此高血压患者常伴头晕目眩、头痛、失眠等症状,宜用补养气血、益肾养肝、益气健脾等法。
西医——高血压
- 西药治疗高血压,往往能很快使血压下降,恢复正常,但在改善头晕、头痛等症状上效果欠佳
中医——高血压
- 中医中药更强调整体治疗,症状改善缓慢但是比较理想
中医+西医——高血压,联用扬长避短,调理或更佳
- 牛黄清心丸(中成药)具有清心化痰,镇惊祛风的功效。用于风痰阻窍所致的头晕目眩,痰涎壅盛,神志混乱,言语不清及惊风抽搐、癫痫。
- 对改善头 晕、头痛、失眠的效果更好
- 联合用药:有效降压同时改善头晕、头痛、失眠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适用于高血压人群有头晕、头痛、失眠症状的人群。
关于高血压4大误区你中招了吗?及时改正
- 高血压患者一定时定量服药,不可以什么时候想起来什么时候吃
- 血压升高不可快速大幅度降压,否则会引起脑灌注不足等意外情况
- 高血压是个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用药控制。这样说,不是药有依赖性,而是高血压有“依赖性”
- 血压不是越低越好,舒张压最好维持在70-90mmHg之间
- 高血压药物没有耐药性,如果正确的选择了降压药,血压控制的很好,而且没有出现副作用,应该继续用下去,不建议定期换药
- 保健品降压不靠谱,比如降压枕、降压手表、降压帽、降压鞋垫等,这些保健品都声称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但结果并非如此
关注@妙手健康6点 #清风计划# #高血压科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11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