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有一句谚语:背弃祖国的人,如同失去森林的夜莺。对每个爱国之人来说,祖国就像自己最大的家一般。曾有一位名叫肖邦的伟大波兰音乐家,一生被迫流亡在国外,却依旧随身携带一杯家乡的泥土,就好像自己随时陪伴在祖国身边一般。
然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有这样一个人,为了离开自己的国家,甚至不惜劫持一家客机,飞往异国他乡。当他终于重新踏上故土时,他曾经的祖国却早已消失。这其中,又发生了什么故事?
唐突的入侵飞机
上世纪80年代,由于过去的各种历史遗留问题,中国和曾经的“老大哥”苏联的关系一度降到冰点,俩国互相“僵持不下”,处于难以打破的僵局之中。然而,在1985年12月19日的一个普通的夜晚,一个突如其来的讯息就像一块石头被投入了平静的水面,荡起了一阵阵涟漪。
根据新华社高级记者张持坚回忆到,那天晚上的哈尔滨一如既往地寒冷,洁白的大雪静静地覆盖着整个冰城。
正当他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将脚泡入热水中想解乏之时,家里的门突然被急促地敲响了——报社的采编主任老康突然到访,告诉他有一架苏联飞机被劫持,已经降落在齐齐哈尔地区,让他赶紧去往黑龙江公安厅了解相关情况。
张持坚心中又疑惑又惊讶——这样的事坚持闻所未闻,何况现在是中苏关系的节点上,出现了这样的事,到底是什么原因?等他赶到黑龙江省公安厅时,局里早已忙了大半天了——桌上铺开放着几张大地图,旁边的办公桌排开六部电话机,铃声一个接一个就没停下来过。
张持坚迅速加入团队之中并摸清了状况:原来在今日下午2点30分左右,一架标注着“AH-24b47845”的苏联民航客机唐突降落在齐齐哈尔市甘南县长吉岗乡农场的一块平坦、狭长的麦茬地里。冬天黑龙江的麦田大多逃不过被冻僵冻硬的结局,这架小型客机降落后,在麦田里滑行了近400后便停住了。
一架飞机的降落不可能毫无动静。很快,好奇的村民围了上来。又懂俄语的人立即发现,机体上巨大的“CCCP”四个字母代表的是苏联客机!
这下大家炸开了锅,同时也有人迅速联系了警方。很快,警察赶到了现场,将飞机周围圈出一道“禁区”,禁止无关人员的进入。这架外国的“不速之客”飞机,到底是为什么降落在这个普通的麦田里?
离国避难的劫机者
正当警方们焦头烂额地面对着这家小客机不知如何是好时,突然,飞机的舱门开了——一个自称阿里穆拉多夫·沙米利·哈吉-奥格雷的人走下了飞机,看他的打扮正是这家飞机的副驾驶员。
阿里穆拉多夫一边走下来一边朝着警方打手势,还用俄语喊道:“我要到中国避难!我不是开玩笑的”。进一步交流之后,警方了解到这位叫阿里穆拉多夫的副驾驶在飞机上用刀劫持了正驾驶员,并且逼迫他降落在这个地方。
飞机上的乘客还惊魂未定。但阿里穆拉多夫说他并没有伤害这些无辜的苏联人。很快,阿里穆拉多夫被警方带走接受审讯,而飞机上的38名乘客以及5名机组人员则继续留在飞机上,当地政府开始为他们提供进一步的饮食保障和保暖措施。
审讯阿里穆拉多夫的过程出乎意料地顺利,他几乎是一下子就坦白完了自己做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他原本是苏联民航局中的一个普通飞机驾驶员。大学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他发现民航局内贪污腐败的现象特别严重。
嫉恶如仇的他很快写信给各个上级,甚至苏联党中央反映这一情况,前前后后加起来超过五十封。然而,阿里穆拉多夫没想到他们蛇鼠一窝,互相踢皮球。经过几次传递后,他写的信竟然落到了自己领导的手里。
很快,领导开始对他进行打击报复——先是建议他去精神病院检查有没有精神问题,又借故将他调离空勤岗位三年。
度过了难挨的三年后,回到岗位的阿里穆拉多夫感觉自己永无出头之日,便萌生了逃往国外的想法。而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妻子时,遭到了妻子的反对与误解,后来只得与之离婚。
郁闷的阿里穆拉多夫最后想出了“劫机”这个方式。在他参与的由雅库茨克飞往伊尔库茨克的航线过程中,他先是趁领航员上厕所之际将机械师骗出驾驶室,用准备好的钢条把门插死,然后掏出小刀挟持了机长。
“我本来是想逃到美国或者欧洲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功。” 阿里穆拉多夫说到,“这次飞到中国也之是纯属偶然,算是我的临时起意。但不管怎样,我总算离开那个国家了。”
尽管阿里穆拉多夫的这个计划疯狂而又充满风险,但不管怎样,他终究算是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要知道在当时,其他策划逃亡西方的人大多遭到了苏联特工的追杀。然而,就算他是他国之人,只要到了中国境内,就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最后,经中国法院审判,阿里穆拉多夫获得有期徒刑八年。
“消失”的祖国
令阿里穆拉多夫自己也没想到的是,他的这次劫机事故暗暗推动了当时中苏两国的关系缓解——由于中国政府对客机上乘员的悉心对待,苏联人民感受到了中方的友好与真诚。经过后续的接洽与交流后,两国政府安排了客机返程事宜。
经过此事之后,两国紧张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双方政府的高层也因为这件事有了进一步的互动与交流。
而在中国服刑的阿里穆拉多夫,由于他有一口流利的俄语,故政府将他安排在一所学校里教授俄语。这期间阿里穆拉多夫的表现又十分出色,故最后他的服刑时间缩短到了六年。
阿里穆拉多夫的服刑结束后,政府将他遣送回祖国——而此时的苏联早已解体,成为了前苏联。阿里穆拉多夫的故乡成了古今的俄罗斯境内,在他回国之前,也特地向我国表达了他的感激之情。
就这样,一场意外的劫机事故便以这样的方式画下了句号。这颇富戏剧性的一幕也永远留在了人类历史上。在这其中体现的人性故事与背后的两国政治问题,却依旧值得引起人们的深思。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05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