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这个女人,为什么这么厉害,这么不一般?
今天来说一说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女人,那就是刘邦的妻子,吕雉。
富家女子嫁给逃犯,只因为父亲觉得对方不错
吕雉,是吕公的女儿。吕公是魏国汝南新蔡人,单父名士。吕公这个人,有相人之术,能够从面相上看出这个人有没有前途。
吕公跟沛县的县令关系非常要好,后来,吕公为了躲避仇人,便躲到了县令的家中。我们可以推断出,能跟县令交上朋友,且关系这么好的人,非官既商。沛县的人听到吕公跟县令的关系好,也都争相过来结交。毕竟,要接触到县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能够从县令身边的人着手,那么效果就好许多。
一天,大家便找了个借口,说是要给吕公庆祝乔迁之喜,纷纷上门去祝贺吕公。表面上是祝贺,实际上是为了结交到更多的好友,甚至是巴结一下县令。刘邦作为亭长,也随着大家去"祝贺"一下吕公。
大家知道,刘邦是个穷鬼,喜欢喝酒,又好色,又喜欢说大话,进了门之后,直接就对门人说他要献上一万的贺钱。实际上刘邦是一分钱都没献上。吕公听到有人出手如此阔绰,马上就奉为上宾。吕公用他的相人之术一看,不得了,这人身上有一种神秘的气氛,不得了不得了,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刘邦。
吕雉虽然不是什么富家子女,但是有了县令这个靠山,生活也是能够过得不错的。父亲居然要把她嫁给一个酒鬼色鬼,这对于吕雉来说,是一种非常痛苦的选择。而父亲的理由则更加荒谬,竟是因为父亲觉得这个酒鬼色鬼身上有神秘的气氛,便把她的终身大事给定了。可是,父亲之言,又怎么能够违背呢?无奈之下,吕雉只好下嫁给了刘邦。注意,吕雉是下嫁,未满二十岁的吕雉,嫁给了四十一岁的刘邦,一个好色好酒的老男人。
后来,刘邦私放犯人,为了躲避官府的惩处,只能够跑到山上躲了起来。吕雉再次怀疑父亲的选择是否明确。这个酒鬼,非但没有一步一步好起来,反而变成了逃犯,难道她的一生,只能够跟逃犯一起过吗?
刘邦私放犯人的事情暴露之后,县令非常生气,马上就把刘邦的家属给抓了起来,吕雉自然也入了狱。一个女子,在狱中,自然少不了被官吏们轻薄,这时候的吕雉,非常地痛苦。父亲的一面之词,竟使得她沦落到这样的地步。如果当初,随便找个青年嫁了,下场也比现在好得多了。后来,吕雉在友人的相助下,出了狱。
吕雉非常怀疑,可是,事情都走到了这个地步,她又有什么办法呢。不过,怀疑虽怀疑,吕雉作为一个妻子,是非常尽职的。她一面独自一人支撑整个家庭,一面还给逃亡在山上的刘邦送酒送食,可以说得上是一个贤良的妻子。一个女人,能够做到这样,真的非常不容易了。
与公公一起被俘,再次沦为阶下囚
后来,刘邦的事业倒也有了些气色,吕雉的生活环境也好了一些。可是,刘邦面对的竞争对手是项羽,项羽太强大了,刘邦能够打得过项羽吗?项羽称王之后,把刘邦分封到川蜀地区,一个贫穷落后,交通不便的地方。刘邦自然不满,便与项羽争夺了起来。可是,一个创业的公司,对抗一个世界五百强的公司,有多大的把握能赢呢?
公元前前205年,果不其然,刘邦被打败了,而吕雉、刘邦的父亲都被项羽抓捕起来。我们可以猜测,项羽对待吕雉,肯定不是像对待客人一样,欺辱、侮辱这些事情,应该是少不了的。整整两年的俘虏生活,吕雉是怎么撑过来的呢?
吕雉一直在怀疑父亲的眼光,为什么命运要跟她开这么大的一个玩笑呢?种种迹象表明,刘邦并不是父亲所看好的那一类人呀。
后来,楚汉议和,刘太公与吕雉才被放回来。
丈夫喜新厌旧,失去宠幸
回到刘邦身边之后,吕雉才发现,一切都变了。原以为经历了这一切,丈夫会更加地疼惜自己,疼爱自己,没想到,丈夫身边居然出现了另外一个女人,戚姬。这个戚姬,年轻漂亮,能歌善舞。吕雉再看一看自己,经过长年累月的劳务,征战,阶下囚生活,她已经年老色衰了。一个女人该有的年轻资本,已经成为了历史的尘烟,消失殆尽了。
戚夫人依仗着刘邦对自己的喜爱,日夜待在刘邦的身边。我们知道,两个人越加亲密,所说的话也就越直接。戚夫人甚至还哭哭啼啼地要求刘邦,把她所生的儿子刘如意,册封为太子,这就相当于要把吕雉赶尽杀绝。
后来,刘邦还真的开了这样一次会议,商讨着要把吕雉的儿子,也就是太子刘盈给废除掉。不过,这件事情遭到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特别是御史大夫周昌。周昌这个人口吃,一激动起来就说不清话。知道刘邦要废了太子之后,周昌非常生气,对着刘邦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意思就是,我是一定不会支持你废除太子的。
如果没有这群大臣对刘盈的力保,刘盈必定不能够成为太子,这也就是吕雉为什么会跪着谢谢周昌的原因。戚夫人夺走了自己的丈夫,甚至还想要夺走刘盈的皇位,这是吕雉绝对不能忍的。成王败寇的道理,吕雉非常清楚。一旦刘如意即位,戚姬便会成为皇太后,刘邦死后,戚夫人一定会对自己以及刘盈进行清算。
可是,吕雉毕竟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她没有萎靡不振。因为,这时候的吕雉,心中的妒火已经烧起来了,你敢跟别的女人好,我就敢杀了她全家。吕雉这半辈子,从来没有享过福,如果这个时候,刘盈被废,那她这半辈子所有的努力,就全都白费了。
后来,刘邦病重的时候,越看刘盈越不顺眼,越看刘如意,越觉得顺眼,心中便再次起了废黜刘盈的心。吕雉知道后,哭着去找了张良。张良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谋臣,如果没有张良,刘邦的称帝之路,会坎坷非常多。张良本来不想参与这些破事,无奈吕雉多次求情,张良便给她出了个主意,让他去找四个非常有名望的老先生,陪着刘盈进宫,让刘邦觉得刘盈已经长大了,可以独当一面了。吕雉照做了,果然,在这四位强力辅助的支持下,刘邦罢黜太子的想法,这才消失了。
刘邦死后,吕雉知道,自己的复仇之路,到来了。她等了多少年,终于等到这一天。
心狠手辣,除掉对手
第一个目标,就是戚夫人。
公元前195年,吕雉找了个借口,把戚夫人囚禁了起来。然后,再把赵王刘如意给毒死。
毒死了刘如意之后,戚夫人的靠山不在了,吕雉直接将戚夫人斩去手脚,薰聋双耳,挖掉双目,毒哑抛入茅厕之中。还把她命名为"人彘"。彘,就是猪的意思,因为吕雉,不仅要在身体上折磨死戚夫人,还要在肉体上折磨死戚夫人。
她这辈子所有忍受的痛苦,全部都在戚夫人母子身上发泄了出来。下嫁刘邦,沦为阶下囚,被非礼,被侮辱,失宠……所有的仇恨,都在戚夫人身上发泄了出来。
全面掌权,没有人可以阻挡她
刘盈年纪还小,并且也不是一个强硬的君主,所以大部分时候,都是吕后一个人在独断。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皇帝只是一个幕前傀儡,真正掌权的,便是幕后的吕雉。
吕后是一个经历过太多痛苦的人,她知道仁慈并不能够解决问题,只有残忍的手段才能够解决问题。刘盈是一个仁慈却又有些柔弱的人,不适合做皇帝,不适合掌权,她必须自己起来。她,名义上的皇太后,实际上的皇帝。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吕雉先是追封了两个已经死去的哥哥,大哥吕侯为悼武王,吕释之为赵昭王。吕雉的目的很明显,那就是我吕家的人,从此要开始掌权了。
接着,顺理成章的把她外家的亲戚都找过来当了大臣,封侄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侄孙吕通为燕王,追尊父吕文为吕宣王。这样的布局,一方面是为了巩固自己在朝堂之上的权力,一方面是为了巩固自己对诸侯国的把控能力。
如果诸侯王都是刘氏后人,她想要掌控起来就不容易了。所以,必须要换成她能够控制的人,也就是吕氏的人。把自己信赖的人全都安排上了,吕后的权力触角,已经深入到全国的方方面面。至此,已经没有谁,能够阻挡她了。所有敢于阻止她的人,都会被她无情地踩在脚下。
传奇的一生,开启了外戚的先河
吕雉对国内以及国外的布局,是以外戚为基础的。
刘邦在这点上看的非常清楚,所以在他死之前,对大臣们说:"非刘氏不可称王。"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后顾之忧。刘邦的这句话,也成为了吕雉去世后,陈平等大臣,诛灭吕氏权力的法律依据。
为什么呢?朝堂上永远不是和平的,这一点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这样的。吕氏代表着一方的势力,刘氏也代表着一方的势力。两方势力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做皇帝。可是,天无二日,皇帝也只能够有一个。于是,大家便争得头破血流。皇帝之位,代表着百姓的天,代表着无上的荣耀。
有人说,西方国家都是一个民主国家,把西方当成是天堂一样,这样的看法是非常浅显的。美国的党派之争,从来都是没有停止过的。
吕雉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在吕雉之前,没有人能够想到,一个女人,竟然也有这样可怕的力量,竟然能够风卷残云一样,颠覆整个朝堂。吕雉所发明的外戚集团,犹如打开一个潘多拉魔盒一样,影响着中国未来许久的一段时间。
这就是人的命运,人的反抗。
【触类旁通】
会说话的人,必须要遵守的原则与规律 |《鬼谷子》讲解(四)
【欢迎关注】
历史使人明智,经典使人通达。
领略历史魅力,感悟先贤智慧。
欢迎搜索:稽圣
进行关注并订阅所有文章,欢迎转发、在看、收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05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