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对于日常生活,还是资本市场,2020年3月份无疑是难熬的一个月,截止3月31日收盘,沪指下跌-4.51%,创业板指下跌-9.64%,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段回忆并不美好。对于即将到来的4月,A股到底会如何演绎?展望4月,我们认为有几个重磅事件需要额外关注。
首先,海外疫情的发展情况,主导欧美股市的涨跌,间接影响A股的走势。目前看各个国家居于疫情发酵的中前期,并未达到高峰,因此在4月份仍需警惕各个国家股市因此出现的大幅波动。而在政策端,以美国为代表,美联储先后两次紧急降息,宣布新一轮大规模救市措施,其中包括无限量债券购买,并制定计划确保信贷流向企业和地方政府。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还在白宫签署2万亿美元经济刺激法案,能看出政府救市的积极态度。乐观估计海外疫情会在4月达到高峰,但仍需走一步看一步。
从国内情况来看,疫情出现非常明显的缓和迹象,且企业复工率稳步回升,上周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明确指出,要增加地方专项债规模,提高财政赤字率,推出特别国债。多管齐下的主要目的必然是对冲疫情的冲击,刺激经济发展,预计未来仍会有较多的刺激经济的具体措施落地。
资本市场层面,进入4月,A股上市公司将陆续披露2019年年报与2020年一季报。目前来看,2019年年报预告和快报披露的上市公司家数分别为2300家、1839家,披露率已高达60.38%、48.28%,创业板年报业绩预告已基本披露完毕。目前已发布2020年一季报预告的上市公司约142家,披露率仅为3.73%。总的来讲,A股将逐步进入季报披露期,对个股业绩的“去伪存真”亦成为影响市场风险偏好的重要因素。
资金流向来看,上周北上资金结束了持续的流出,这也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随着美联储逐步落地多个释放流动性的举措,全球流动性危机会得到较大的缓解,外资重新流入A股的预期也在增加。
综上所述,考虑到4月份海外疫情仍有持续发酵的可能性,预计4月份欧美股市仍会保持高波动率,对A股会造成一定的干扰,短期仍需警惕市场的波动,控制好仓位。但从国内情况来看,疫情控制明显好于国外,且A股近期的抗跌性也非常明显,因此我们认为待全球流动性得到较大缓解后,A股会迎来真正的转机,因此我们看好疫情冲击之后,A股的超额配置机会。当下处于疫情的“左侧”与政策的“右侧”,政策底已出,市场底也不会太远。4月建议重点关注一季报可能会超预期的行业,具体如下:
1、小食品
春节是一年消费最大的旺季,疫情严重影响了食品饮料行业。但需注意,影响最大的子行业为餐饮、白酒等行业,而对于小食品板块,2020年春节早于以往,因而2019年4季度渠道提前备货,疫情对于小食品板块的影响并不大,多个企业年报超预期。同时在疫情之下,休闲食品,方便食品类家庭消费需求释放,对小食品相关企业也构成利好。
2、游戏
从春节期间用户的线上娱乐消费行为来看,一季度游戏子行业的业绩增长是比较好的。春节及疫情期间线上娱乐需求增加,一季度游戏行业普遍受益。
3、快递
随着大多数行业逐渐恢复活力,作为国民经济“微血管”的快递业跑在了复工复产的最前列。据了解,除湖北地区以外,目前主要快递公司的复工复产率均达到90%及以上,顺丰控股甚至接近100%。3月18日晚间,A股四家快递公司相继晒出2月“成绩单”,也可以重点关注。
4、证券
经纪业务和资本中介业务为主的券商受疫情的影响较小,其主要与资本市场景气度高度正相关,即主要取决于交投活跃度、资产价格表现。疫情对经济带来冲击,货币宽松释放流动性,有助于股票估值提升,从疫情期间股票市场的表现来看,交投表现较为活跃。另外疫情期间,证监会各项工作部署有序推进,继续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改革、鼓励直接融资占比提升,后续市场容量、深度都将进一步提升,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将继续落实,券商行业业务模式也将不断升级,行业集中度提升,证券业尤其是龙头券商将持续受益。
5、医药
医药行业是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小的少数行业之一。其中,医疗器械和诊断试剂、刚需用药、零售药店和品牌OTC消费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增长确定性较高或者超预期的包括零售药店、医疗器械、诊断试剂及生物疫苗等细分领域。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所、光大证券研究所、安信证券研究所等。
重要提示:本文内容仅为投资顾问个人观点,不代表公司立场,仅供参考。文中个股均基于公开资料梳理,不作为推荐,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股票历史走势也不能代表未来趋势。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文:郝琛 S1440616090036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01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