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在这个充满压力的社会,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最优秀、最完美的人。部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会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求自己的孩子凡事做到完美,这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压力无疑都是巨大的。
父母太过于“完美主义”去要求孩子的行为准则,也很有可能会剑走偏锋,让孩子走上一些弯路。
在同学的眼中,小源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孩子,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都做到尽善尽美。但老师的眼中,小源的“完美”却是呈现着一种“病态”,在学习上他无法忍受考试中丢失一分,在班级上的任何事他都要求自己做到没有一丝差错。同时,小源无法忍受别人对自己的眼光,即便是正向的眼光,小源都会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讽刺”。
老师及时地对小源的家长反馈,但他的父母却不以为然,并说自己平时是要求孩子做到完美的。可是,这些条条框框会让孩子的神经始终绷紧,不知道这根绷紧的神经会不会断,也不知道断了之后小源又会成为怎样的人。
老话告诉我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过度要求完美主义。这真的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吗?
1)父母从小要求孩子“完美”带来什么影响?
▲孩子的心理会变得比较极端。
过度地追求完美本来就是一种极端的行为,所以孩子的心理也会随之变得比较极端。达到目标很容易,但追求完美就需要在各项都做到最好。所以孩子在追求完美的这条道路上就会非常容易碰壁,导致孩子的内心也会变得越来越压抑。当所有的情绪都被压抑在孩子内心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当情绪爆发的那一刻会发生什么。
▲孩子做事的效率不高。
我们对完美的定义往往是各项指标和细节都达标。这就意味着孩子在完成一些事情的时候会在细节处反复的推敲和打磨,这就意味着一件事完成本来可能需要一天,但是过于追求完美的孩子完成时间往往会延后很多,原因他们总是纠结于一些细节,甚至容易让自己走近牛角尖里钻不出来。
▲孩子的人际关系会受到影响。
一个人过于追求完美,对周围的人和事都会不但是对自己严格要求,还会用完美的指标去要求身边的人和事。在人际交往的时候,往往会把自己那一份追求完美做法强加在别人的身上,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渐渐地孩子就会被其他同伴给孤立。
过度追求完美对孩子来说是百害无一益的。做个“不完美”的小孩也需要很大的勇气,父母别一味要求孩子“完美”。
2)一个不完美的孩子比完美的孩子更勇敢
☞更敢于去尝试。
渴望完美的孩子往往会失去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因为他们害怕自己无法完美地完成这件事,害怕父母会指责自己的不完美之处。所以对于一些未知的事物会选择能避免就尽量避免,有了十足的把握才会去尝试,但又有那些事情都会有十足的把握呢?因此不追求完美的孩子会更敢于去尝试未知的事物,并不担心自己不能做好。
☞不会害怕失败。
失败在追求完美的孩子眼中是非常可怕的,一旦出现失败,给孩子带来的则是无尽的挫败感。孩子们会在这种挫败感中陷入循环,当一个人对失败出现这些情绪的时候,会阻碍孩子们的成长。因此,不完美的孩子之所以不完美,是因为经历过很多次失败,他们从来都是在失败中不断成长,所以也就不害怕失败。
☞获得更多的快乐。
没有了心里的束缚,孩子会过得更加开心。不被追求完美的条条框框限制,孩子会更容易的发现生活中一些不同寻常之处。换句话说孩子会更加的热爱生活、爱自己的父母。孩子们会学会避开自己的短处,发扬自己的长处,而不是一味地在自己的短处死磕。
我们应该尽早地让孩子明白,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完美的,包括自己的父母。我们只能把事情尽力做到最好,而不是一直去追求所谓的“完美”。作为家长,也应该教会孩子如何正确看待“不完美”。
3)父母如何教孩子正确看待“不完美”?
☆教会孩子们认清自己的缺点和优点。
过度追求完美的孩子往往会迷失在这个过程中,无法真正认清自己,他们不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哪里。家长要做的就是尽快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让孩子不必要花过多的时间去做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事,而是应该去扬长避短。
☆遗憾也是人生路上的一道风景。
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遗憾,遗憾的产生有被动的也有主动的。但遗憾并不等同于失败,孩子们第一次遇到遗憾的时候,大多数都会归结为失败,这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一些负担。家长们应该尽早引导孩子,告诉他们遗憾不等同于失败。遗憾的出现属于不可抗力的因素,人不可能去回避遗憾,而是要让遗憾重新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注意孩子的心理压力。
孩子和成年人一样都是有心理压力的,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比成年人更弱,家长们也应该主动地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要认为孩子不记事,不懂事就对这些心理压力不管不顾。例如,孩子考试失利的时候,父母不要对孩子说下次努力,这只会增大他们的压力。孩子已经做了最大的努力来完成这次考试,如果家长们还说下次努力,就是间接性地否认了孩子的努力,这会让他们自己感到十分的挫败。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但往往“不完美”存在于每个角落。与其过度地追求完美,我们不妨换一种方式,让孩子学会做一个“不完美”的人,让孩子自己去发觉“不完美”的“完美”之处。
今日互动话题:你想要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82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