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撸一撸:疫情与通缩组合拳下,美国是怎么样薅全球羊毛的?

撸一撸:疫情与通缩组合拳下,美国是怎么样薅全球羊毛的?

疫情当下,原油暴跌,全球短期内由通胀转为输入性通缩周期中,虽然所有的刺激政策效果都会大打折扣,但美国率先采取史无前例的货币宽松政策,其根本目的是趁此机会,转移美国内金融风险。

一、0利率时代,政府还有什么手段刺激经济

关注经济的人都应该听说过流动性陷阱一词,它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由于人们对于某种“流动性偏好”的作用,宁愿以现金或储蓄的方式持有财富,而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以资本的形式作为投资,也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作为个人享乐的消费资料消费掉。

国家任何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都会以“闲资”的方式被吸收,仿佛掉入了“流动性陷阱”,因而对总体需求、个人所得及物价均不产生任何影响。


08年次贷危机,美国连续四轮QE,随后欧债危机,欧洲央行把利率下降至0甚至是负利率。

当前世界上存款负利率的国家有瑞典(-1%)、瑞士(-0.32%)、匈牙利(-0.15%)、挪威(-0.25%)、欧元区(-0.4%)、日本(-0.1%)。存款负利率就意味着往银行存钱不但不能获取利息,反而还要额外支出一笔费用,这样钱反而是越存越少。

美国在3月中将利率下降至零后,紧跟着开启无限量QE和“直升机撒钱”刺激政策,也正式加入0利率国家行列。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至今,欧美主要靠量化宽松和超低利率,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债务杠杆上升、居民财富差距拉大、社会撕裂、政治观点激化、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全球经济现状很容易联想到:我们是否已经身在流动性陷阱当中?

显然,长期货币过度宽松刺激经济导致货币政策手段已经不那么有效了,比如:降息(第一代货币政策)和量化宽松(第二代货币政策)。

这些政策手段在创造货币和信贷增长上的效果越来越差,这种方式产生的货币和信贷对于提升大多数人的生产效率和财务繁荣效果也不好。那是不是说政府就束手无策了呢?

当利率到0、量化宽松效果不佳的时候,央行还是要通过某种形式进行宽松。第三代货币政策MMT (Modern Monetary Theory)正式粉墨登场。

MMT举措里最重要的一个设定就是利率已经到0了,需要通过财政盈余和赤字来调节经济系统的通胀水平(注:财政赤字通过央行货币化,这样政府就没有所谓的违约)。

过去利率变动的自由度很大,财政盈余和赤字水平的变动相对粘滞,所以通过利率调节购买力和经济周期至关重要。但是当下,因为利率在0附近会比较粘滞,所以通过财政盈余和赤字水平的变动来调节经济系统的自由度会很大,而担忧的财政赤字会通过货币化冲销掉。

上面的话看起来比较苦涩难懂,通俗地说就是:政府现在借钱去搞经济、创就业,未来通过印更多的钞来还上。只要保持一定的通胀率,这游戏可以一直玩下去。

美国一直利用这个制胜法宝让全球人民为他买单。最近的量化宽松更是如此。在美元保持全球流通货币地位不变的情况下,不必担心美国国债会还不上。

根据DollarTimes的统计,2007年1美元相当于2020年的1.27美元。本轮美国乃至全球的QE会使货币贬值率更高。

MMT的风险在于将货币和信贷创造、分配的权力放在了政策制定者手中。这种权力需要放在真正具有智慧的人手中,而非由政治诉求驱动或政治技巧强的政客随意支配。But,特朗普究竟属于哪一种呢?

二、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核心是通胀


因为基于利率调节的第1代货币政策大概率不能实现刺激需要,而基于央行“印钱”和购买金融资产的第2代货币政策的刺激能力有限。原因在桥水基金创始人雷伊·达里奥的《债务危机》这本书中有详细阐述。

债务去杠杆的四项措施:

1.债务减记

2.紧缩政策

3.财富转移

4.债务货币化

只要该国的债务是本币,那么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协同组合就能够平滑经济下滑。中国的债务主要为人民币债务。这给中国未来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美国的所有债务几乎都是美元债,很多其他国家的债务也是美元债。所以美国一放水,全球都要泄洪。这是目前美国以外的国家面临的严峻问题。

美国的唯一障碍是经济政策制定者有没有能力和政治定力做这些正确的事情。

如果税收政策可以像利率一样变动,那么它就可以成为经济系统中的半自动稳定器;发生衰退时自动进行相应地降税,相反地需要紧缩时可以自动提高税收。

美国政府不用过渡担心大额赤字会导致债务抛售及利率被推高的问题,因为美联储可以对这些赤字货币化。

2008年金融危机后看到的,这种货币化方式没有造成不可控制的通胀。因为通胀取决于总的消费力除以商品和服务总量,如果印的钱只是对冲了经济下滑的信贷和消费萎缩,那么便不会有通胀风险。

2008年之后,美国政府大量债务货币化,但美联储却还一直在对抗通胀过低而非通胀过高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在本轮股市暴跌之后,美联储敢于一步到位将利率降到0,并且疯狂放水。

通过财政赤字以政府投资、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等手段拉动经济,创造就业,在未来以印发新货币的方式冲销现在的财政赤字,只要保持一定的通胀率,这种“借新债还旧债”的经济就有可能继续繁荣下去。

罗斯福新政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罗斯福总统的第一个主要财政政策就是大型债务减记。

首先,美国立法消除债务合同中的“黄金条款”。因为截至当时,很多长期债务都有锚定黄金价值的条款,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美元贬值其实也会增加债务的名义价值负担。消除了“黄金条款”使得美元贬值的时候可以保持债务名义规模不变,本质上是实现了经济系统的大规模的债务重组。

罗斯福还建立了大型政府项目以直接促进雇佣就业。1936年还推出了后续刺激,向老兵提供提前奖金派发。这是政府支出直接向家庭转移支付很好的一个例子。这与今天美国的直升机撒钱有同样的味道。

罗斯福的财政支出计划融资来源于通过降低其它领域支出(如:军队支出)和提高财政赤字。扩大的财政赤字主要通过直接QE进行融资。

美元大幅贬值之后,黄金向美国的流入创造了大量的货币供应:不愿意给私营部门提供贷款的银行显著提高了政府债务持有,为政府项目提供融资的同时几乎也可以锁定有政府担保的贷款利差收入。

相反,1990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日本政府采取的紧缩政策便是一个很好反面例子。日本政府错误的决策导致日本“失去的二十年”。

最近原油的暴跌,对中国乃至全球是强输入性通缩。这比输入性通胀更可怕。

为什么通缩比通胀更可怕?

举个例子。现在借的钱,假设保持一定的通胀率(3%左右可控),同等面值货币购买力下降,未来会越还越“少”;相反,假设保持一定的通胀率,同等面值货币购买力上升,未来反而会越还越“多”。

对于中国化工企业而言,在2013年的时候在油价120每桶的时候生产的产品,在油价暴跌到60的时候,产品价格就会随之暴跌,销售收入锐减一半。

而债务却是在油价120美元每桶的时候累计的。由于债务不会凭空消失,一旦企业收入锐减,资金链就会紧绷。现在油价从60再暴跌到30美元每桶,企业的销售收入再次锐减一半。

如果说2013年年底这家企业的销售收入是100,那么现在就是25。既往债务却是恒定的100。显然25元的销售收入是无法偿还100元的债务的。油价不断下跌,不断吞噬企业流动资金,直至企业倒闭破产。

强通缩带来企业破产,企业破产带来工人失业收入锐减,彼时虽然消费品价格低了,但是劳动者同时也是消费者,消费者收入都没有了,东西再便宜也没用。

三、美国趁全球通缩转嫁本国的金融风险

美股17000点以上的流动性是在特朗普上台以后大肆扩张美债规模带来的。因为美元走弱市场风险降低,资本投入收益更大的股市,导致股市在特朗普赢得大选以后从17000点涨到近30000点,市值也从26万增加到48万亿。

在去年一直有学者在讨论美国股市有泡沫,而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倒挂作为美国经济即将衰退的重要信号。相关讨论在此就不再赘述。

从特朗普上任,美国国债大约从19万亿美元扩大到了现在的23.5万亿,增长约4.5万亿。预计在无限QE和直升机撒钱的未来几个月,不断膨胀的债务将突破25万亿美元。

美股暴跌以后,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3.0%降低到0.676%。从中可以看出,大量的避险资金从美国股市流入美国债市。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5.6万亿资金进入美国债市。美联储印出来的钱从股市转移到债市。购买美国国债的主体,不仅仅是美国国内的参与者,更多的是全球其他国家。

以美元为霸权的金融体系,一旦发生金融危机,美元和美债都成为了全球避险资金的首选。

全球蔓延的疫情和原油暴跌引发的输入性通缩,导致股市暴跌无意有意地刺破美国股市泡沫。使美国有机会成功地将美联储超发的货币从股市转移到债市,实现了股市风险的转移。


美联储趁机印发更多的货币对冲股市与油价暴跌带来通缩,然后利用美元与美国债成功地将全球各国绑在了同一条船上。而在这条船上,美国是船长,全球其他国家只能是水手和劳力。

在当下,美联储可以肆无忌惮地印发货币,美国可以毫无底线地举债,未来通过债务货币化对冲掉就可以了。其他国家只能默默被动跟进,默默承受美国征收的货币税。

不过,这里面有两个变数,一是疫情,二是中国。

之前的文章里一再提醒,在现阶段疫情是主要矛盾。而对于中国,我一直认为这一届政府的智囊团是顶级的。从哪里可以看出?

从这次政治局会议提出,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我WX公众号“学无思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7933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