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一家十分神奇的公司,产品价格堪称咖啡界的一股清流,那么瑞幸究竟好不好呢?
作为一个消费者的角度,很多人觉得瑞幸挺好的,能够低成本地喝到咖啡,而且公司还是烧的资本方的 钱,这种劫富济贫的好事去哪找?
至于管理层套现,反正套的不是国内老百姓的钱,是American韭菜的钱。
那么,摆在各位面前的是
国货之光!
美利坚韭菜收割机!
纳斯达克泥石流!
美股投资者绕不开的噩梦!
瑞·民族之光·幸咖啡!
毫不客气地说,这是一家罕见的从美国割韭菜回来,请中国人喝咖啡和奶茶的神奇公司。
某些美帝良心公司应该好好看,好好学!
一般来说,互联网企业按照业务划分,分为B to B或B to C。
B to B的产品主要是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比如阿里云。
B to C的产品主要是为个人用户提供服务的,比如微信。
众所周知的,大多数互联网企业本身不怎么赚钱,要靠风险投资人也就是VC的投资活着,所以不管业务本身是to B还是to C,只有to VC的企业才能活得久。
那么问题来了,
如何才能说服资本给你投资?
很简单,资本投资,你本质上是想找下一个接盘侠,把你卖了,然后他赚钱,然后你就讲故事,你告诉资本,你看这个市场它又大又圆,就像这张钞票,它又长又宽。投资人一看你的freestyle so cool,他就会掏出money 来 pick你,让你fly in the sky了。所以讲故事是很多互联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真正牛逼的企业都是不在乎to B to C的,只要能把SBVC给to to了就很ok了。To SBVC才是真正的朋克。
而瑞幸,是当前互联网界的故事大王,你知道吗,可惜没有生在乐视巅峰的那个年代,不然一场故事大王争夺战怕是在所难免。
瑞幸的故事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割资本主义韭菜,他们是专业的。
上半部分的故事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但咖啡在这里还是一片蓝海,理论上盘子够大,大到能有10个瑞幸在里面裸泳。客观来说,中国的人均咖啡消耗量是极低的,即使存在某巴克的基础上,依然消费量极低。人们去某巴克,多数时候都不是喝咖啡的,而是去装X的,很多人要的就是那种高大上的感觉。
一个某巴克的杯子,搭配MACBOOK以及正午的阳光外加徕卡摄像头外加美图秀秀99档美颜。
啧啧!Office Office!
在欧美日韩这种成熟的咖啡市场,咖啡=豆浆=刚需。在瑞幸眼中,中国人均消费量远低于发达国家,因而具有巨大的增量想象空间,并且咖啡具有成瘾性,因此用户粘性和和复购都不是问题。只要能够教育好市场,就会有巨大的想象力,未来人人都会喝咖啡,瑞幸将助力中国成为咖啡大国。这个逻辑听起来毫无破绽,但直觉告诉我们,总觉得哪里不对,这就是欺负人家美国人不懂。
按照瑞幸的逻辑,那么最有潜力的中国公司不是BAT,而是小罐茶,因为西方人喝纯茶的习惯很少,而茶又是具备成瘾性的商品,因此潜力巨大,市场广阔,小罐茶终将助力美国成为茶叶大国。尤其是考虑到小罐茶在国内的销量,那些炒茶大师已经人均18只手,一天产茶千斤了。万一开辟了美国市场,怕是某些大师要开启仙人模式,变身成千手观音加影分身来炒茶。我们可以发扬国际精神,让美国人也过上一天一杯茶的生活。
说回瑞幸,为什么瑞幸特别伟大?他们 伟大就伟大在这个故事只有美国人会信,任何有社会常识的中国人都普遍不太相信瑞幸这个故事。所以瑞幸在给美国人开故事会的时候,没有拿国内的钱,这个很重要。一般来说,创业融资这件事情往往是先割身边自己人,然后再配合上一拨人割下一拨人,最后丢到二级市场,也就是股市来割散户,本质上这就是个击鼓传花的游戏,看谁跑得快!但作为一家真正的民族企业,瑞幸是不忍心割我国消费者的,也不会割我们的股民,他们只会用大额的消费券来羞辱我们,让我们大量喝咖啡和奶茶,然后长胖。
瑞幸前几轮融资可以很直接的看到都是神州系这个圈子,直到Pro IPO之前都没有破圈,有人说这是国内的投资人不看好瑞幸,其实不是的,是瑞幸好意拒绝了他们,这种保护性拒绝的苦心,很多人都不懂,民族企业的良心就是这样的。
与国内投资圈的冷淡完全不同,美国投资者非常追捧瑞幸,除了故事好听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思维定势。在美国人眼中,咖啡是无敌的,没人能够拒绝咖啡的诱惑,恰咖不积极,脑袋有问题!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肯定会出现一个全国性连锁咖啡品牌,目前看来瑞幸是最接近的一个,所以拥有无限的潜力。WOW,amazing!Don't BB so much,just take my money. Quickly quickly!这是我独享的moment,beautiful buy buy buy!
瑞幸的商业模式不仅是to SBVC,而且是to American money 非常硬核!
瑞幸上市之后,我们才能看到它是如何烧钱的,2018瑞幸亏了16亿,基本上融资的钱都赔进去了。咖啡单价与亏损做对比,基本算是卖一杯赔二杯的水准,这比卖1送2都要猛。虽然瑞幸一直在讲对标某巴克,但其实某巴克也只是被瑞幸拿来蹭蹭估值,并不进去,这里有一说一,瑞幸可比渣男诚信多了。
从未上市前的融资,到上市后的资本加注,瑞幸全都是神州系自己左手倒右手的钱,以及西方资本的钱,现在各种兴风作浪也是在美股市场,这种有劲就往外使有钱就补贴国内用户的公司应该大力支持。只要能讨好用户,只要能烧出规模,这个故事就可以继续讲下去,入场被控住的资本韭菜们是翻不出浪花的。要么你不来,只要你来了,我瑞幸就可以乱来。建议国内的某些公司好好看,好好学,别整天就想着把VC的钱骗到自己的口袋里,以及割消费者的韭菜,要有一点格局。
有格局的公司,都是把市场规模做得更大,从资本手里搞到更多的钱,最后直接把投资人的裤衩给扒下来。看看人家瑞幸,什么叫做真正的良心企业。
大家认真思考一下,你是一个消费者,瑞幸到底从你手里骗了什么?
好像什么都没有,瑞幸烧资本的钱,请大家喝咖啡喝奶茶,吃坚果喝果汁,烧的是投资人的钱,而且原材料过硬,作为消费者有什么可叨叨的。尤其难得的是整个瑞幸从成立到上市,再到现在,都是用自己圈子的资本和美国韭菜的钱来烧,直到今天也没有要停下的迹象,岂止是好,简直好得嗷嗷叫!和各种坑股民钱的垃圾公司比,已经是站在道德高地上随地大小便的水准了。
而且你研究研究他们的业务模式,既不赚钱也不赚现金流,这种接近慈善的模式全部由西方买单,而且还在国内不停地蹭西方的代表某巴克,我都爱死了。
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这是一家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企业,薅资本主义羊毛毫不手软,天天重拳出击,甚至你不占便宜,都觉得对不起瑞幸营销部门夜以继日想着如何扛起反资本主义大旗。可以说瑞幸的市场部是一直奋战在割美国韭菜第一线上的英雄,屡立奇功,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买一送二,拉新免费喝。你用掉的每一张券都将被瑞幸拿来从美国市场搞来更多的钱,最后化身为子弹,打在资本主义的心脏上。
你手里的不是咖啡,是资本的眼泪,是正义的铁锤,是最最高级的奥利给,企业之光就是这样的。这样说着说着,我不禁流下了热泪。
我哭了,你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67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