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骂孩子、吼孩子”都没用,想要学龄前幼儿听话,记住这5个原则

“骂孩子、吼孩子”都没用,想要学龄前幼儿听话,记住这5个原则

“骂孩子、吼孩子”都没用,想要学龄前幼儿听话,记住这5个原则

当孩子一直捣乱不听话的时候,你吼过孩子吗?孩子的反应是什么呢?学龄前幼儿犯错我们应该怎么教?看了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那个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也许 还有兄弟姐妹的第一个家叫做原生家庭。

不要把原生家庭当作不肯成长、改变的借口,因为,你的幸福、快乐掌握在你自己手中。而作为父母请你一定记得:你现在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你在重新创造一个文化。过去不对的事情,不要持续下去;过去好的经验,要把它传承下去。你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家庭幸福。

孩子淘气、顽皮管不了的时候,大声吼震慑孩子或者打孩子。相信很多妈妈都会这么做,因为孩子太皮了,脾气一点点被孩子刺激直到爆发

但是,在你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冲着孩子吼的时候,有没有细细的想过大声吼孩子对孩子好吗

很多孩子的逆反心理都是被父母的打骂激发出来的,越大反抗意识就越强,他会因此而产生对立情绪,用故意捣蛋来对抗,可能变得自卑懦弱,容易服从,也可能模仿大人去霸凌同龄或者更小的孩子。

经常骂孩子吼孩子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1:孩子容易自卑

有一些孩子天生比较敏感性格也比较内向,如果父母总是在孩子犯错后对孩子大声吼叫,甚至打骂,那么会对孩子心灵造成伤害,让孩子变得更加自卑敏感,长此下去孩子会对外界失去信心,导致自闭。

2:没有了不安全感

在孩子心中,爸爸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家本来也是最温暖的地方,但是如果父母动不动就吼叫孩子,孩子会认为自己的父母是个极其可怕的人,在这个本该他感到最安全的地方反而变得最不安全了

3:越来越变得叛逆

孩子小的时候,因为弱小,对家长的暴力只有顺从。但是孩子慢慢长大了,也就是会把孩子“打皮了”。到这个时候,打妈已经管不了这个孩子了。当孩子青春期的时候,翅膀硬了,大概率的会反抗家长的管教,也就是我们说的叛逆。

4:情绪管理能力很差

这样家庭的孩子,长大以后,往往会走向二个极端:要不很内向,甚至懦弱,要不就非常强势、脾气暴躁。无论是懦弱还是暴躁,其实情绪管理能力都很差

大多数孩子在1到2岁的时候会形成自我意识,他们会不断检测自己的权力有多大,探索自己能用什么方法让大人屈服。大人需要做的不是用强权给孩子圈一个既定边界,教育孩子的事情家长需要多一点耐心和孩子沟通,相互之间的了解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对于叛逆的孩子一味的采取高压政策适得其反。

如何控制自己,理性教育孩子?

1:理解尊重孩子

三岁之后的小孩,自我意识慢慢强化,并开始更多地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学龄前的孩子,主要培养与他人的合作能力。要学会与他人交流,学会申诉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在这一时期,孩子会有自己的一些天真看法,父母千万不要轻易否定孩子,对孩子看似幼稚的一些想法,要认真倾听,梳理出孩子碎片语言里的具体观点,然后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理由。

得到了父母的尊重后,孩子一般会很认真地思考自己的问题。父母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对孩子的想法加以扶正或补充,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想法,大人是理解和支持的。

2:把自己的真实感情告诉孩子

家长在与孩子说话时,准确地向孩子传达出内心的想法、愿望,使孩子能够感觉到父母“批评”、“教育”中所包含的关爱和善意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减少由于父母“言辞不妥”而引发孩子的抵触情绪。

3:学会拥抱,学会耳语

父子之间、母女之间都要多沟通,家长要多计划、多创造机会,慢慢地,孩子同你都会习惯这种方式,越习惯也就越自然,感情也就越深。

中国人表达感情的方式是比较含蓄的,我们不善于说出来或做出来,我们明明爱孩子却很少对孩子说:“孩子,我们爱你”。

4:学会倾听

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但是不要认为沟通需要用嘴去说,其实沟通更需要用耳、用心去听。可以说,倾听有时候是最好的沟通

家长好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总是希望孩子听自己的,却很少主动去听孩子的。那么,从今天开始,让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来试着克制一下自己,改变一下自己,在家里我们尽量的少说,多听,你会发现与孩子的关系、与配偶的关系、与老人之间的关系都会有很大的改变。

5、父母以身作则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模仿家。一个在争吵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性格不会柔和到哪里去;不仅如此,很有可能,长大的孩子也会容易与人起冲突。他们习惯了驳斥别人,否定别人,当然,也不会很乖地听话。

因为,吵闹的环境已经给了孩子强大的免疫,别人避之不及的争论,在他已成寻常。

反之,如果家庭环境平和,大人之间互相体恤,彼此嘘寒问暖,从不强词夺理,那小孩也会安安静静,做事遵从事理,不会飞扬跋扈。

坏习惯会成为孩子成功道路上的绊脚石,好习惯则会为孩子指明成功之路。

每个孩子出生都是一张白纸,会长成什么模样,取决于家长如何教导!在3-6岁其实就是给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最重要的时期,可能有很多家长平时比较忙,忽视了这一点,家长要抓住3-6岁这个性格关键期,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品质,未来的路才会更好走。

这里为大家推荐一套有关好性格品格培养的绘本《宝宝情商培养图画书》父母可以给孩子当睡前故事读,而且还能让孩子学会自己的情绪管理。


这套书一共有十个主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诚实守信、不乱发脾气、自我保护、克服恐惧、团结友爱、知书达礼、分享快乐、我能行、形成好习惯

10册不过是69.9元,还可扫码畅听,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后,已经很累了,想给孩子讲故事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

3-6岁是孩子形成习惯的关键期,若不注意引导,坏习惯极易养成,坏习惯一但定型可就很难再改了。所以,如果孩子有这些坏习惯,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温和而坚持”的改正过来!

下方可购买

全10册儿童情绪管理绘本妈妈我能行早教启蒙宝宝童书漫画书
¥69.9
购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6553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