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现在社会有很多父母开始相信一些营销号的文章,盲目地推崇"快乐教育"、"保护教育",希望孩子"快乐就好",孩子一旦受挫了或者委屈哭了就心疼,急于安抚孩子的情绪。
但是却没有想到,"快乐教育"是一代孩子堕落的根源,我们需要保护孩子的情感和情绪,但是我们同样也要帮助孩子适应社会生活。
很多孩子都缺乏了一种极为宝贵的品质——抗挫力,越是聪明的人,就越懂得"挫折演习"。
我们经常看到孩子被一点小事就打击得不行,考试的时候担心考差、上台表演担心掉链子、演讲担心忘词、回答问题担心出丑……或者一旦有一些未知的情况发生时会慌张恐惧,这些都是孩子缺乏"抗挫演习"的结果。
"挫折演习"源于菲尔普斯
什么是"抗挫演习"?首先我要讲一个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的故事。
菲尔普斯是奥运历史上最伟大的选手之一,他的成就颇高,一共拿过23枚奥运金牌了,创下了39项世界纪录,这都是源于他和教练的非常"奇葩"的训练方式。
他的教练总是喜欢在训练中给菲尔普斯制造各种"事故",比如突然切断训练馆的电源,让他在黑暗中游泳;或者在菲尔普斯训练时会故意往他身上扔东西,甚至提前将他的护目镜搞坏,这样他就无法在水下睁开眼睛。
正是这种特殊的训练方式,恰好锻炼了菲尔普斯的抗挫折能力。后来在一次特大赛事中,菲尔普斯的泳镜入水,他的眼睛在水下睁不开,却毫不慌乱,不仅拿到冠军,还打破了世界纪录。
当有记者采访他:"为什么泳镜入水还能打破记录。"菲尔普斯淡定地回答:"因为这些事我都经历了无数次。"
因为他之前经历的"挫折演习"已经为培养他的抗挫力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所以即便在重大场合出现未知困难,他都能够镇定,克服挫折。
我们希望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模拟一些可能遇到的情况,并不是在刻意为难或者刁难孩子,而是想让孩子提前经历问题并且思考相应情况下的解决方案。
这样,孩子在"挫折演习"一定能得到不少经验,同时增强孩子的"抗挫力",稳定孩子在遇到困难时慌乱的心态,这在任何时候都是有益的。
"抗挫力"强的孩子更能适应社会
人总是很难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没有人会主动愿意给自己制造各种各样的困难来困扰自己。
特别是"挫折演习",这个过程不只对孩子,对成人来说都是非常困难,它不仅需要孩子模拟经历这些挫折,还要孩子想出解决方案,对一些情绪不太稳定的孩子来说,需要一定的能力。
当然,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程度开始,先让孩子有一定的心理建设,再慢慢提高难度。
从某种意义上说,"挫折演习"是一个特殊的学习过程,这意味着孩子从"舒适区"走入,进入了"学习区"。
关于认知世界有一个很火的理论,那就是"三圈理论",里面谈到人的认知存在三个圈: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
待在舒适区,追求舒适是人的本性,但人若是一辈子都待在这个圈内,那就永远也离不开这个圈子,一旦跳出圈子就会不适应,容易变得不思进取、故步自封。
而恐慌区则一般超越了人的能力范围,在这个区域的人容易在情绪上产生焦虑、紧张、恐惧,长期处于压力大的状态,同样不行。
因此,学习区则是能让人飞快进步和成长的区域,一般属于"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困难,孩子只要努努力就能成功,这不仅提高了孩子的抗挫力和打击困难的动力,也增加了孩子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抗挫力强的孩子身上有很多同龄孩子没有的品质:
1、居安思危
当同龄孩子还享受在舒适的学习环境下时,抗挫力强的孩子会看的更远,他们会更勇于主动出击,为自己的未来做规划和打算。
2.临危不乱
很多孩子在重大比赛或者场合前都会退缩、掉链子、紧张害怕,但是抗挫力强的孩子心理足够强大,因为他们已经在"挫折演习"中经历了很多未知困难,所以即便真的出现困难,他们首先想的不是退缩,而是怎么解决。
3.吃苦耐劳
"挫折演习"能够帮助孩子进步,但过程同样艰辛,所以只要经历过"挫折演习"的孩子,对一些小苦小累根本不会觉得心力交瘁或者怨天尤人,因为他们已经走出"舒适区",步入"学习区"了。
如何做好"挫折演习",家长要学习
在给建议之前我首先要强调,"挫折演练"绝不以伤害孩子情感,剥夺孩子被爱权利为前提,就像前段时间很火的杨烁"打击式教育",这种损害孩子情感,会对孩子心理造成消极影响的教育绝不属于"挫折演练"。
好啦,接下来我就给家长们介绍如何进行"挫折演练":
1.假设——挫折演习第一步
首先,我们不要刻意给孩子营造"世界是美好的,真善美到处都是",挑选视频或者图书新闻时也刻意挑选,但是这会导致孩子只看到世界的白,看不到黑。
这样的孩子不仅很难接受打击,同样也很容易受骗,并且一旦受到伤害就很难恢复,因为这颠覆了他们的价值观。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首先就要摒弃这些教育思想,在给孩子挑选图书或者视频的时候,选择适度的困难视频给孩子。
比如生活中有很多残疾人,但他们通过努力依然可以勇敢面对生活;还有很多生活在底层的,或者生活在资源匮乏地区的孩子们……这些都是帮助孩子面对不敢面对的问题的方法。
2.实践——挫折演习第二步
我们在生活中就可以时不时给孩子制造一些困难。
比如我们在家里开"家庭KTV"的时候让孩子上去唱歌,突然话筒没声音了,引导孩子应对"事故"。
或者给孩子一些适度超出他能力的题、游戏等等,或者在平时制造一些小意外,这些都是可以的。
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孩子在刚开始一定会立刻寻求父母的帮助,我们要秉持底线原则,不要马上上前帮孩子解决,也不要冷漠走开让孩子自己思考,而是引导孩子。
演习时,孩子应该要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考。
3.总结——挫折演习第三步
孩子的记忆我们无法恭维,所以总结就显得尤为重要。
就像董卿,每一次排练结束,都会反思自己的台风、台词是否恰当;
还有C罗,总会耐心地回看比赛录像,思考控球、跑位、过人的策略。
所以在每次演习之后,我们都要给孩子总结问题和方法,帮助孩子更好地面对困难和挫折,有更强的抗挫力。
说到底,挫折演习就是自我迭代。孩子能通过一次次的练习来提升自己面对未知困难的能力,从而尽可能地避免错误的发生,也让自己能在挫折中更加镇定和从容,抗挫力无论在何时,都能让孩子受益终身!
我是小C妈妈育儿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58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