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哲·思·行:父母聚焦问题,孩子就容易成为“问题少年”

哲·思·行:父母聚焦问题,孩子就容易成为“问题少年”

卡思科最近新开了一门在线课程 — “家有小升初” - 从“叛逆”走向独立。我和团队一起回访客户,打磨课程。今天分享下我在回访中部分家长遇到的挑战:当家长聚焦问题的时候,孩子就容易成长为“问题少年”



案例1:小升初家长1

我: 您为什么会选择“家有小升初” 的课程?

家长:张老师,我们的孩子今年5年级,有点叛逆,自觉性差,专注力不够,很毛躁。我已经试了各种办法,不是很管用。

我:她做什么事情不专注?

家长:恩~我家姑娘做简单的事情不能坚持,做难的或者不感兴趣的事情就会拖拉。

我:她做什么事情专注?

家长:她喜欢读书,读书的时候很专注。从小就读很多的书。

我:孩子认为自己不够专注吗?

家长:她不认为。昨天我们还吵了一架,她说: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把我气坏了。

我:孩子不够专注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家长:简单的事情,她觉得没有必要做;复杂了她觉得太难,没有兴趣。

我:她为何在面对困难时会退缩;面对简单问题时会放弃?

家长:恩~~她可能有点害怕。

我:她怕什么?

家长:她怕丢面子。

我:怕在谁面前丢面子?

家长:可能是我和她爸爸经常给到她压力,经常批评他……

我:如果我们怎么做,就会让孩子不怕丢面子,勇敢尝试。

家长:看到她的进步,不仅仅只关注结果。

(注意:孩子被扣上了不专注的帽子)


案例2:小升初家长2

我: 您为什么会选择“家有小升初” 的课程?

家长:孩子动力不够,思想不成熟,没有目标尤其是人生目标,做事情状态不稳定,情绪也不稳定,做事情很拖延。

我:通过课程,您希望孩子做出什么改变?

家长:不拖延了。

我:孩子在什么事情上拖延,是所有的事情上都拖延吗?

家长:他并不是在什么事情上都拖延。老师留的作业多了,遇到他不喜欢做的事的时候,就喜欢拖延。

我:那我再问问您,您觉得孩子是个拖延的孩子吗?

家长:奥,好像不是,有点冤枉他。

我:老师留的作业多了,为何他就闹情绪拖延?作业多了占用的时间就多了,什么时间被占用了?如果有重要的事情不能做了,他不开心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他的不开心呢?

家长:恩。您这么一说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注意:孩子被扣上了拖延的帽子)


案例3:小升初家长3

我: 您为什么会选择“家有小升初” 的课程?

家长:孩子青春期叛逆初露端倪,我们的沟通开始不顺畅了。

我:为什么沟通不顺畅了?他想在沟通中获得什么而没有得到呢?

家长:我给您举个例子。他这周开始早起阅读,我很高兴表扬了他,他说:爸爸表扬了我,妈妈还没有表扬。您说气人不气人。

我:除了爸爸,他还要妈妈的认可,说明我们给到的认可能没能满足他的需求。您能说说您是怎么表扬他的吗?

家长:我就说“宝贝,你看你能坚持早起多棒呀”。

我:那您试着思考下什么样的认可是既能满足他的需求,又能帮助他成长?

家长:(想了想)不知道呀,张老师。

我:您试着用鼓励的语言代替表扬的语言来表达下您的认可。比如鼓励他面对挑战的勇气,告诉他他的做法对你的影响。

家长:恩~“宝贝,早起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你还这么小就做到了,你是怎么做到呢?能和我分享下吗?我要向你学习”。哎呀,感觉真是不一样了,张老师。

父母的眼睛看到什么,孩子的行为就展示什么。父母的语言描述什么,孩子就会用同样的语言与我们对话。父母多问问题,孩子就会回到思考里;父母看见优势,孩子就会去到信心里;父母恰当赋权,孩子就会主动承担责任,做出选择;父母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孩子就有行动的勇气。


所以聚焦问题,孩子就会成为“问题少年”;聚焦“需求”,孩子就会在爱中健康成长,成长为一个自信,有行动力,有爱的人。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您把这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帮助更多的人。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5767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