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生活中的一些举动还是会非常感动的吧,比如帮忙拿东西、帮忙洗菜、帮忙扫地等等。不过大部分时候孩子们做的都是不太好的,甚至可以说是帮倒忙。
一些我们自己来做,几分钟就可以搞定的事情,换作是小孩来,可能要好久的时间,更糟糕的是孩子们可能还会越做越不好。比如扫地时碰碎了花瓶、洗菜时洗湿了衣服等等,那这时你还会让他们再做吗?一些孩子帮的倒忙对于家长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孩子爱“帮倒忙”,父母别急着呵斥,这样引导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家长们就得理智地看待孩子帮忙这件事,先不管是倒忙还是什么,孩子的初衷就是帮助你们,这一点孩子就没错。一些专家也说在孩子3到6岁的这个时期,他们会变得特别喜欢帮忙,他们会主动地去学习与模仿他人的做法。
这个阶段父母也是他们第一个被模仿的对象,这个时候家长也要注意孩子的品格培养,做好一个榜样让孩子学。再说孩子“帮倒忙”到底是好是坏呢?这要看家长怎么理解了,从做事这方面来看,孩子的做法不太可行,但是要从培养孩子这方面去看,“帮倒忙”的好处还是有很多的。
1.懂得感恩
孩子亲身经历过这件事情,去劳动过才会明白这里面的辛苦,也能体会到家长每天做的事也是不容易的。同时孩子的责任感也会加重,以后会尽力把事情做好让家长多休息。以后在长大了也能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2.学会助人为乐
如果孩子帮你忙的时候,你就算知道他做的并不好但也去夸了他,孩子这时会很开心的。帮助别人可以获得快乐的这种观念也会在孩子脑海里产生,这样一个助人为乐的人是很受欢迎的。
3.培养自主能力
孩子虽然做一些事都做不到很好,但起码做了就会对这件事有一个认知,完后有了经验,就算没做好但下一次做的时候心里也有个底。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自主,很多事情可能别家一样大的孩子都不会做,你家孩子已经能做得很好了。
4.增进感情
孩子帮忙是因为关心家长,家长最后再表演一下孩子,这样双方都会很开心。就算孩子把事情搞砸了也不要去发火,可以利用这次机会去帮助孩子认知一些事情。
那么在孩子“帮倒忙”的时候该怎样去教育引导呢?家长们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去责怪孩子,要心平气和地去告诉孩子这件事哪里没做好,又该怎样去做好。最好给予一些鼓励,并且帮助孩子一起做好这件事,这样以后孩子做事会更有信心。
孩子“帮倒忙”其实不是坏事,家长只要注意要用正确的方式去对待就可以了,这也是对孩子成长有利的事情,平时多多交流也是很重要的。
从小注重孩子性格情商的培养,能够更有效地避免孩子出现“帮倒忙”让父母头疼的行为,平时父母可以多给孩子看一些行为习惯引导的绘本,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陪你长大》这套早教书中,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5方面的启蒙,社会这部分的内容,就为孩子示范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如何社会合作、人际交往、如何与他人更亲近!
《德国幼儿自我管理图画书》12册,被誉为德国宝宝的第一任情绪早教老师,用来提高宝宝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定推荐的国外获奖书籍。里面《看望爷爷奶奶》、《给妈妈的惊喜》、《和爸爸捉迷藏》这些故事都是让孩子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和自己的父母,家人相处,知道做对的事情!
点击下方,即可购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51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