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命”这个词的定义或概念,从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就给人类本身造成了认识上的误区。查典籍和网络,得到对生命的定义,让我自己都模棱两可。书中和网上都说“生命是一个很难定义的现象;一切都是生命,也是过程”。“生命是宇宙发展自然出现存在的一类现象”,等等。人从一诞生到开始认知世界,直到生命的终结,就一直在追问“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这个追问永无止境。因为意识观念不同,行为结果就各异了。
人们从来就不怀疑生命的准确意义是什么。但是,人类却非常明确地建立了生命伦理这个社会秩序。人们普遍认同生命意识决定了人类生存形态这一传统理念。国家或民族根据生命伦理构建了人间秩序和社会形态,从此将人类种族限制在了相应的意识形态和精神环境之中,让人成了自认为“我就是生命存在”的奴隶。这就是人类迄今走不出迷茫无明这个认知误区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因为人有了这种愚昧错误的意识,才给自己带来了生活中的烦恼和生命过程中的种种错误损伤。
生命从哪里来, 生命的真相究竟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从古至今,人们都在追问,大多数人都没有认真思考过。特别是在今天,我们人类社会进入到了现代化的科学的工业集约化时代,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个问题。很多年轻人,包括多数中老年人都认为“生命嘛,反正我就这几十年最多三万多天,前面有没有我不晓得,后面是什么我也不去想那么多。”从这里可以看出当下很多人对生命的态度是很愚痴的。我们对生命的认识误区可以归结为两种:第一种认为生命是断灭的,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就是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理论依据就是“人死如灯灭”。第二种认为生命是永恒不变的,人都想长生不老,能办到吗?办不到。生命是变化无常的,身体总是处于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以,这两种错误的认识导致了人们在往后的行为中会做出种种的错事来。可是,人们并不自觉,还自以为是。
生命,从来就是万物(人们能看到的是有机动、植、生物)的根本。生命的真相是相续不断的,生命如长江、黄河流域的水,永不停止。生命无我,才是生灭不息的真实。不要认为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这个观念就是没有觉醒的表现,它对人类社会文明秩序的构建危害性极大。可是,现实生活中持这种观点的人很多,直至最近一二十年的天灾瘟疫才慢慢觉醒了一些人。
为什么人只能根据生命状态从某个方面给它下个定义呢?因为人被种种外在表象蒙蔽,无法从无明中觉醒从而找到自己的生命本源。世界上五大顶级宗教(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从不同维度诠释了生命的本质,给生命从感知论、唯识论、唯心论、唯物论、神主论等上首先提出至今为止各施各教的定义。生命,是感知存在中的感知体;生命,是相续不断的意识流转,等等。这些都从觉悟智慧的高维度揭示了生命的本质与意义,并确立了生命与万物之间的缘起关系,准确地表达了生命感知相续的存在意义。人类社会最先确立生命理念的时候,也是通过急烈的斗争才慢慢形成的,并没有预测到会有今天这么多的矛盾与无赖。人们无法在生与死之间顺利转换,也是迫于现实的困难与冲突。于是人间世界只能道通理不融地苟且生存,人们各立一法,各执己见———最后,不知如何是好,更不知道怎样死去才是正常的。人间困惑的根源就是始于对生命的无知和对既定观念的束缚,为了拯救人类于无明困苦中,觉醒智慧者给人的心灵点燃一盏灯,架了一座通往光明彼岸的桥。
觉醒,是人类世界走向理性和理想未来的开始。人类自觉,是重构并提升认知体系能力的关键。觉悟就是用智慧转化各自的人生,用智慧转化生命的形态,越过既有的生命观念,果敢抛弃生命伦理中不适宜的那部分,从而从根本上打破束缚人类自私心理的禁祻,宇宙世界和人类社会就可安宁自在。
(2020.03.23于成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49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