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nee妈咪原创,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现如今养育一个孩子可不仅仅是添副碗筷这么简单了,家长除了要保证孩子的日常生活,同时也要让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这样孩子日后步入社会的时候才不容易被淘汰。基于家长这样的想法,现在有不少学校也开始多元化地培养孩子。
经常辅导孩子写作业的家长其实不难发现,现在孩子的作业相较于以前复杂了很多,各种逻辑思维题充斥了孩子的课本,甚至有家长调侃说孩子现在的题目自己就算是翻书都找不到答案。
小余是个幼儿园老师,平日里因为对孩子照顾得比较好,而且人也随和温柔,所以有不少同学和家长都很喜欢她。
这天,小余给孩子们留了一个家庭作业,要求孩子们画一张全家福。小余觉得这样可以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绘画能力,还能让孩子们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要知道想要画出一个人的精髓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天之后,孩子们纷纷给小余交了自己的作业。
中午的时候小余趁着孩子们都在午睡就翻看起了孩子们的作业,大部分的孩子画的都是一家人站在一起,还有的孩子画的是一家人出门游玩的场景,虽然孩子们笔触非常的稚嫩,但是也不难看出大家都生活得很幸福。
但是小余在翻看作业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孩子的作业好像不太对劲,这个孩子画的全家福有点奇怪,一家人的脖子上都缠着一条绳子,远远看过去好像是在“上吊”,这可吓坏了小余。
小余本着要对小朋友负责的态度找到了孩子的家长,但是等小余跟孩子家长说完这件事情以后,这位宝妈仔细看了看孩子的画居然笑了出来,宝妈还忍不住对小余说:“您要不再仔细看看!”
眼看着小余一头雾水的模样,宝妈才反应过来自己的行为有点不对劲,但是她也没想到孩子交全家福作业后,居然会被老师怀疑心理不健康,小余老师的“过度解读”也是逗笑了宝妈。
随后家长妈妈跟小余解释说孩子画的是一家人去潜水,大概是因为孩子年纪太小,画功比较拙劣,所以看起来有点奇怪,仔细看“绳子”上面还有泡泡呢!小余听了宝妈的解释才知道自己闹了个大乌龙,顿时有点挂不住脸。
宝妈看小余脸都羞红了,连忙笑了笑安慰小余,表示自己觉得小余作为老师非常负责任,发现问题会及时与家长沟通,自己将孩子交到她的手上非常的放心。其实对于孩子而言,在成长的道路上老师和家长起到的作用都至关重要。
家长在与老师沟通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1. 注意与老师沟通的时间
很多家长对孩子关爱心切,所以往往在找老师的时候不分场合也不分地点,也不管老师有没有休息是不是在工作,但是这样其实会给老师产生一种不好的印象,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家长可以选择在合适的时间与老师联络。
2. 注意与老师的说话方式
有些家长性子比较急,而且脾气也相对有些暴躁,这样其实很容易和老师发生冲突。所以家长在与老师沟通之前应该注意与老师说话的方式,注意一些措辞,不要讲一些不太好的口头禅,这样其实会让老师对家长产生一种抵触,很难再继续沟通下去。
3. 相互理解
大家都是一样的工作,每个人都有工作不顺心或者脾气比较暴躁的时候,再加上一个老师往往要照看很多的孩子,难免有一些疏忽和照顾不过来。而家长这个时候要摆正心态,老师不是保姆,相互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
我是Ainee妈咪,是一名高级育婴师、也是2岁宝宝的妈妈,我们将会持续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儿母婴的经验和知识,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42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