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迷恋电子产品?家长不要担心,试试这么做
伴随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充斥着每个人的生活,手机、平板、电脑。让孩子沉迷其中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家长们面对这样的状况束手无策,孩子迷恋电子产品到底该怎么办呢?
家长面对这个问题先放平心态,不要呵斥孩子,试问作为成年人的父母都无法抗拒手机平板的诱惑,又怎么能要求孩子在电子产品面前拥有自控能力呢?
1、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为:指的是对于接触电子产品是要有一条界限的,比如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长、年龄,研究人员证实,不要让2岁以下的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因为是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发展和人际交往的。
原则:越晚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越好,把准备期延长的越久越好。
有所不为:指的是在延长准备期的时候不去刻意的制止接触电子产品,要顺其自然。但脑子里一定要有个意识,我们不让孩子过早喜欢上电子产品。
2、加强孩子对电子产品的免疫力
加强孩子对电子产品的免疫力有三步:
陪伴:高质量的陪伴、互动的游戏、讲讲故事、出去走走等,没有一样东西可以取代亲情,特别是10岁以下的孩子。
玩伴:同龄的玩伴一样很重要,很多玩耍的乐趣是父母给不了的。
爱好:给孩子尽量创造接触各类兴趣爱好的机会,面越广泛越好,所以一开始走的是横向的路线,慢慢是走纵向的路线,培养他的兴趣爱好。
3、 正确引导孩子
很多家长观点是孩子自控能力差,一旦对网络上瘾,很难控制。回归问题的原点,孩子为什么会上瘾,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父母造。很多家长把网络游戏当做孩子完成任务的奖励,甚至有些家长从小把手机游戏作为让孩子安静的手段等等,这些都是父母没有正确的引导造成孩子以后网络成瘾。
孩子年龄小,本身肯定没有自控力的,但是作为父母。我们有清晰的判断,知道正确的使用网络。所以父母的正确引导至关重要。
对已经接触到网络的孩子家长们又该怎么办呢?
1、父母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行为都是在模仿她所看到的家长要以身作则。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于孩子的社会化以及精神健康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发现自家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的时候,不要着急着去批评孩子,先看看爸爸是否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吸烟喝酒?是否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说脏话、乱发脾气?
如果有的话就知道孩子为什么会沉迷于电子游戏了,孩子已经到了能够明辨是非的年龄了,他知道爸爸吸烟喝酒不对,也知道只知道玩游戏不对,由于父母也没有改正,孩子也就想着玩玩游戏也没什么,反正爸爸也犯错嘛!
2、多花时间陪伴孩子
缺乏陪伴,是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的主要原因,爸爸妈妈要尽量陪孩子一起做游戏,做手工,踏青,春游,去游乐园。可以用户外活动代替。比方让孩子打球、玩滚轴、野餐、游泳、踢球等,就是用一个更让孩子着迷的活动来代替。家长要付出一点代价,可能要花时间,要陪他去,甚至还要花上精力组织一些小伙伴,或打听一些班让孩子参与进去,但目的在于用一种充满魅力的、孩子喜欢的项目去转移他的兴趣。当然替代法也需要长期坚持,比方说孩子如果天天玩游戏,你可以要求孩子出去踢两次球,两次以后逐渐三次,加一个项目,加两个项目,让孩子感受到外面的精彩世界。
3、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态度坚决
听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诉求,规定使用时间,不要以玩手机、电脑的时间为奖励。
当孩子超出所规定的时间时,父母必须态度坚决,严格控制时间。
孩子最愿意玩耍的对象就是父母,父母的陪伴和爱才是一切的力量!
小易特别认同一个观点,孩子不是生活在一个真空环境中,目前整个社会环境就是如此,无论是在坐公交车、地铁、还是坐高铁,放眼望去,会有90%的人都在低头看电子产品,他们要么在看朋友圈、要么在追影视剧,我们的孩子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
所以,接触电子产品,对孩子来说是早晚的事,你不可能一直阻止他们去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35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