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改变了我的性格与人生。
曾经,我也是一个沉沦于考试的好孩子,从小就生活在父母望子成龙的期望之中,被他们寄托了光宗耀祖的重任。于是,我从小活泼好动的天性被硬生生的扼杀了,从上学那天起,我就背负着这个光荣却无情的使命,而只能学习学习还是学习,我的业余生活也都是被作业占据了所有时间,这就是典型的“死读书”。
但高考失败,使我如梦初醒。我仿佛被这一残酷的事实一下子敲醒了心智,我知道没考上大学就等于被该死的应试教育给耍了,我开始醒悟并思考,被中国应试教育废掉的青春该如何拯救?
而对于我们来说,大学是必须要上的,那时候经常有人说的一句话:“读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最好的出路”。于是我和很多人一样选择了补习。
补习的那一年,我承受的压力很大。后来回归正常的我才发现,那时候的我其实得了轻度自闭症,我除了学习,连一个朋友都没有,每天都是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那种压抑的学习生活环境,不得自闭症才怪呢。
但算起来,我也是有一个朋友的,一个将是我一辈子的朋友,他不会抛弃我,我也不会抛弃他。他就是我的兄弟——篮球。篮球拯救了我,篮球改变了我的性格与人生。
那一年里,和以往不同的是,除了学习,我多了一样事情,就是每天都去打篮球,打篮球成了我放松的方式,我也从打篮球中感受到了快乐,每次打的汗流浃背使我得到了释放,每次练完球后的进步使我很有成就感,每次打完球后使我能更投入更专注地静下心来学习,效率更高成绩也提高了很多,最终我如愿考上了大学。
鲁迅曾经告诫年轻人,玩就玩个痛快,学就学的踏实。我想这就是劳逸结合的道理吧,而这都是篮球带给我,感谢篮球,带给我成长。其中篮球的圣地NBA也是一个江湖,让我从中学会了很多人生道理。
之后,我就再也离不开篮球了。进入大学中,我当了班长还兼任学生会体育部干部,之所以进体育部也是和篮球有关的。我想更多的了解篮球以及体育方面的东西,因为我从中体会到了激情、勇气、毅力、专注等各种人格品质,这些使我成长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但由于兼任两职,使我在大一时整天忙于工作,再加上要学习,同时我的兴趣爱好很广泛,还参加了武术协会与书法协会,使我冷落了篮球。其中武术也是我从小热爱的一项爱好,当年因活泼好动差点被我爸送到武校去修骨头,我主要学习了双节棍,而且所有基本功都学会了,达到了可以进行个人表演的程度。
但最后我不得不面临一个选择,在有限的时间精力下,一个人要一专多会,一定要形成一技之长,因此,要么选择双节棍要么选择篮球。这真的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因为看多了李小龙陈真黄飞鸿的电影,我从小就喜欢功夫,从小就有一个“功夫梦”,想成为人们心中的大英雄。
而最终选择了篮球,一方面是因为功夫梦对于已经长大的我不现实了,仅仅学了双节棍是远远不够的;另一方面是在我人生的第一个低谷中,篮球曾经陪伴了我,同时篮球运动是一项团队运动,而双节棍是单人运动,显然,团队运动更有趣也更有意义。
选择了篮球后,我就开始自我训练了。因为起步晚基本功差,到了大学才发现好多同学的篮球技术都比我厉害,自尊心很强的我,有时候输球了会很郁闷,我不能忍受自己热爱的事情却做的比别人差。于是,我开始了自我训练,上网找视频教学,然后下午到球场去练。一直到现在,我都断断续续的保持了训练,以致于才有在业余爱好者中还算不错的水平。
我一开始是先练运球的,这导致现在的我,突破可以但投篮比较差,而对于一个后卫来说,能突能投才能成为高手。其实我也曾经专门练过投篮,但投篮差的原因,一个是一开始的投篮姿势与习惯搞砸了,另一个是练投篮的时期中,总是被各种事情耽误了,比如准备考试了没时间,比如毕业后工作了没时间,而投篮是一门很复杂的艺术活,要在长期连续的练习中才能领悟并定格其中的细节形成肌肉记忆。
现在虽然工作了,但还好有一帮也喜欢打篮球的同事,偶尔会打一场。但即使再忙,我也会自己抽出时间打球,因为,我已经成为一个爱球如命的老男孩,球瘾太重,是我爱的太深。
这就是我与篮球的故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34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