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具有突发性强、快速波及全国、涉及面广、恰逢春节餐饮黄金周等特点。受新型肺炎影响,餐饮行业必有一场硬仗要打——
一、节前,年夜饭被大范围取消,餐饮受影响首当其冲;
二、商场人流急剧下降,商场餐饮最先门庭冷落;
三、响应国家号召,餐饮大面积暂停营业;
四、餐饮股市遭受重创。
01春节经济受损严重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9年全国餐饮收入46721亿元,其中15.5%来自春节期间这一传统的消费旺季。而今年春节期间餐饮业损失严重。
根据恒大研究院数据,仅在春节7天内,疫情已对餐饮行业零售额造成了5000亿元左右的损失。A股市场,1月20日,酒店餐饮板块指数低开低走,盘中一度下跌超7%。港股市场,餐饮股集体走低:1月21日,海底捞大跌5.51%,颐海国际跌4.31%,呷哺呷哺跌0.71%。
疫情期间,93%的餐饮企业都选择关闭门店。其中,有73%的企业关闭了旗下所有门店;8%的企业关闭旗下八成以上的门店;也有7%的企业关闭了不到一半的门店;仅有7%的餐饮企业由于是团膳或者是单店,所有门店继续进行维持性经营。
以海底捞为例:海底捞目前在国内拥有近550家门店,员工超过8万余。按照2019年海底捞年收入报表来进行计算,2019年平均每天,海底捞拥有5800万左右的收入,而人工成本和租金成本为2000万左右。目前还是属于停工阶段,两个数字此消彼长,海底捞每天近8000万的日亏损。从大年初二如今,海底捞暂停营业时间已经超过11天,亏损近9亿元。
02企业经营面临困境
93%的餐饮企业都选择关闭门店。其中,有73%的企业关闭了旗下所有门店;8%的企业关闭旗下八成以上的门店;也有7%的企业关闭了不到一半的门店;仅有7%的餐饮企业由于是团膳或者是单店,所有门店继续进行维持性经营。
经历过17年前"非典"餐饮企业都表示,此次疫情对餐饮行业造成的影响可能会数倍于"非典"时期。当前,餐饮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主要体现在:
1.负担重损失大大多数餐饮企业都无法正常营业,在营业收入造成重大损失的同时,还需承担多项成本费用支出,而这些对餐饮企业更是雪上加霜。
2.储备物资过期损失:按照以往惯例,春节期间,餐饮企业一般会准备平常3—5倍的备货量。还要承担提前储备的食材过期的损失。
3.房租人工成本等固定支出:尽管大多餐饮门店闭店,但依然要承担房租、人工成本、水费、电费、折旧等固定开支。
4疫情防治物资采购成本:自疫情爆发以来,很多餐饮企业积极调动资源采购大量防护物资,努力满足企业自身的口罩、测温设备、消毒用品等疫情防治物资的供应,既是为保护企业员工,也是保障仍在营业的门店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安心的餐饮服务。
5.外卖业务难以为继:主要原因是,春节期间居民外卖订单量减少;疫情防控期间各小区对外来人、包括送外卖人员管控严格;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需要向外卖外送平台支付佣金,而91%的企业表示平台佣金费率并没有优惠,甚至还有2%企业表示佣金费率有所提高。
6.现金流紧张:疫情爆发于春节期间,餐饮企业大量现金已投入到春节前工资奖金发放,以及春节期间的储备食材物资中。作为一个较强依赖现金流的行业,餐饮业将逐渐陷入现金流短缺的危机。
7.融资贷款较难:对传统金融机构而言,餐饮企业、尤其是中小餐饮企业并不属于优质稳定的客户,餐饮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具有一定的困难。而在当前危机下,餐饮业能借到钱的其他渠道并不多。
03疫情对餐饮业影响需要多久修复
1.中国的交通发达程度相较于17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这有利于病毒的扩散,尤其是向中、小型城市扩散。2.病毒爆发,正值春节前后,回城流动潮给病毒的扩散创造了客观条件。3.危机事件发展根据对旅游客流量影响可分为五个时期:潜伏期、生成期、爆发期、衰退期、消亡期。以为SARS例,影响的高峰期为2003年3-6月。4.这次疫情,国家采取封城、封村等措施,决心和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必定会大大缩短影响周期。如果SARS高峰期为3-6月,本次疫情估计2—3个月即可消除。5.疫情之后,餐饮更容易出现"报复性增长",大家做好充分准备,国内疫情已经逐渐破冰。
金石点评:
根据"非典"当年的疫情总结发现,餐饮业受影响最早最直接,但最短暂;一旦疫情过去,餐饮也是最早反弹;疫情后餐饮会"报复性增长",增长更迅猛;2003年非典时,政府给予了税费减免(有的地方长达半年免税)。结合中国整体经济体量、服务业所占比重等因素,假设本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与"非典"类似(事实上可能会低于"非典"),那么整个服务业全年增长率受到的影响大约在1%到1.5%左右,对于餐饮业来说就是400到600亿左右的餐饮市场,而对GDP的整体影响可能仅在0.5%到0.8%左右。
各位餐饮老板可以用以上数据对自己的企业进行一下推算,给自己一些信心,并可以充分预见到下半年营业爆发的到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29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