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期虽然冗长粘腻
但也是值得回忆的珍贵记忆
01
最近,有一张图在朋友圈火了!
江苏省明确开学时间了,3月30日起分批次、错峰开学!
老师们说,把开学通知发到班级群,家长们回复的速度比以往任何一次统计信息都要迅速!
家长们说,终于要开学了,喜大普奔呐!崩溃的家长终于解放了,脱缰的野马们终于要上笼头了!
这个寒假过得实在离奇:一睁眼,假期又延长了;一闭眼,归校遥遥无期。
跟孩子24小时高浓度、全方位、环绕立体声黏腻两个多月下来,一大批中年父母仿佛都苍老了10岁!
尽快开学归校,老师们速速把熊孩子接盘,是所有父母的灵魂呐喊!
神兽再不开学,家长马上集体发疯!
02
之前孩子放寒假,家长们还不用天天守着:
按时上八个小时的班,忍一忍一个月就过去了。
而现在,孩子们的假期,一再延长。你出门上班的日子,也被迫延长了。
原来一天出门溜三次,现在好了,全家都要变成他们的游乐场。
把一个无所事事的小孩放在家里,会发生什么?
你会在家里捕获一只野生的孙悟空,还是马上要大闹天宫的那种。
他们每天的日常是这样的:
一不留神,家里就成了凶案现场,作案手法极其残忍 ▼
家里的盆栽壮烈牺牲了 ▼
他们手拿遥控器,开始帮隔壁哥哥的电视机换台了 ▼
实在没有东西可玩的时候,孩子们还会把魔爪伸向你——代替超市门口的摇摇车,成为他们的得意座骑 ▼
生了个有医学梦想的女儿,还要扮演一下病人 ▼
孩子们边哭边闹,甚至提出了最强人所难的要求:我想出去和冠状病毒一起玩啊 ▼
家长们亲身实践出了这条血泪真理:
“一个小孩确实做不了什么,但能让你什么也做不了。”
03
一个月前,家长们还把网课看作是胜利的曙光:“孩子终于有事干了,我马上就解放了!”
但很快,他们就笑不出来了。
以前送孩子上学,父母是这样的:做完早餐,督促孩子穿衣洗脸;把娃送进校园,转身与自由狂欢。
可现在,父母们彻底沦为了孩子的保姆,网课的奴隶。
每天早晨,你以为叫醒我的真的是闹钟吗?
不,是孩子的网课,是班级群里签到的叮咚,是老师开始视频会议的提醒!
自打孩子上网课,哪个父母的一天不是在魔幻里度过?
闹铃设了七八个,软件下载一大堆;
上课时候维持纪律、端茶倒水;
下课后要作业辅导,拍照上传;
作业交晚了还要被老师点名怼。
那么,问题来了,家长都这么辛苦了,让孩子顺利上个网课有多难?
平时上房揭瓦的娃,这时居然死机了。本来是一起上网课,上着上着就剩下你一个人在听了。
让学生拿着电子设备上网课,相当于派孙猴子去看蟠桃园。一个没看见,他就开始跟手机、iPad各种“游戏人生”。
“如何让孩子跟电子设备隔离开,跟课本作业走得近一点”,成了网课妈妈们每天最大的工作重点。
以前歇斯底里几小时,现在歇斯底里一整天!于是,一批妈妈倒下去,一大批有急性咽炎的妈妈站起来。
自从孩子上网课,你才会发现:世界上最远的路,是把自律塞进孩子的脑袋里。
为了让孩子安静上网课,刚走开一小会儿,回来一看,人家睡着了。
如果不是父母在旁边贴身监督、耐心伴读,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这么会玩“幺蛾子”。
这个漫长的假期,把家长们的能力开发得尽致淋漓。不但要工作,还要当保姆,又要当助教,关键时刻还要当打手!
一大批家长的育儿理念开始崩塌,什么“爱与自由”“正面管教”,全都没用。心急火燎、鸡飞狗跳、身心俱疲中,他们开始重新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压迫之中出学霸!”
啊,谁能给我一杯忘崽牛奶,并带我去天涯海角清净清净,凉快凉快。
04
自从放寒假以来,无数家庭的亲子关系遭遇了从蜜月期到泥石流滑坡的完整进程。一个妈妈在群里说,她每天想揍孩子一百遍,是不是得了什么病了?
你的孩子虽然还那么小,但他能把你气得不得了!
孩子窝在家里的这80多天,就像潜龙在渊,把家里搅得天翻地覆,恨不得连老鼠洞都能给掏出来。
每天的家庭气氛不是沸点就是冰点,称呼也从小宝贝变成了小恶魔。
即将崩溃的家长们开始对“渣孩”们下手——吼、骂、打,让孩子收获了一个“完整的”童年。每天一睁眼,小区里都是环绕立体声式训娃。
敲山震虎,吼娃震邻。
父母疯,孩子闹,邻居开始受不了。
这倡议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无处话哀伤。
疫情结束在即,开学马上安排起,还请父母控制住自己:
吸口仙气,再接再厉;保持理智,不拿娃出气。
实在不行,骂骂老公,毕竟那不是咱们亲生,骂哭也不心疼。
这个假期虽然冗长粘腻,但也是值得回忆的珍贵记忆。
另外,有个事儿我想悄悄调查一下:
— END —
来源:凯叔讲故事、新世相
封面:网络
本篇图文旨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
编辑/怪怪 审核/阿童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17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