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与其责备,不如反省: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

与其责备,不如反省: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


现实生活中,不管孩子是有意还是无意犯了错误,大多数父母都会责骂孩子,内心的潜台词是:责骂可以让孩子长记性,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可是,很多时候,父母却会发现,越责骂孩子,孩子越会犯错误,对此,大家真是觉得烦恼不已、束手无策。

于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孩子想帮妈妈擦桌子,却不小心打碎了桌子上的茶杯;画画时把颜料撒在了桌子上,吃饭时打翻了饭菜,看书时把书撕破了……

责备孩子,然后让孩子去纠正自己犯过的错误,是大多数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

一、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

简尼尔森博士在《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出:“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

我们从小得到的教育是犯了错误就要被责骂、挨批评,甚至有的父母还会动手打孩子。可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除非不进行任何尝试,否则错误绝不可能100%避免。

大人首先需要改变自己对犯错误的负面观念,错误其实是学习的好机会。可是很多父母却希望:孩子自已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主动地去改正,这种教育方式显然有明显的不足。毕竟,主动地改正比起被动地纠正,效果总是好得多,而且孩子也比较容易接受自己主动地改正错误。

二、把孩子每次犯错都变成一次成长的机会

大多数父母在孩子犯错以后,第一反应都是责备孩子。可是,这种做注真的有效吗?答案是:未必。其实,孩子做了错事以后,是非常担心父母责备的。如果父母严厉地批评孩子,这时候孩子的心里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相反,如果父母能保持权默孩子的心里反而会紧张,更容易产生种愧疚感, 进而会反省自己的错误。

1. 以和善的态度对孩子的错误做出回应

丽丽和弟弟在客厅打闹,突然听到“嘭”的一声,酒杯碎了。

原来是丽丽不小心碰到了桌子上的酒杯。妈妈听到响声,赶紧走到姐弟俩的身边,问孩子受伤了没有,确认孩子安全后,妈妈和孩子一起分析了打碎茶杯的原因。

妈妈:“酒杯是怎么打碎的?”

丽丽:“是我们打闹时碰到了酒杯?”

妈妈:“那我们怎么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弟弟:“下次我们不能在客厅追追打打。”

丽丽:“我们可以到户外玩这样的游戏,因为家里地方不够大,容易发生意外。”

妈妈通过沟通,用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孩子发现问题所在,探讨造成后果的原因,并且让孩子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 为错误承担责任

孩子的绝大部分错误,是因为我们父母没有花时间对孩子进行训练,鼓励他们,而错误给了我们弥补改正的机会。

运用3R方法矫正自己曾经在孩子身上犯下的错误。

①承认(Recognize)——“我犯了一个错误!”

②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③解决(Resolve)——“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当我们把犯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已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如果我们把犯错误看成一件坏事,我们会倾向于觉得自己无能,感到灰心,并且可能会为自己辩解、推托、轻下判断或者好批评一既对别人 又对自己。另一方面,当把犯错误看作是一个学习机会的时候,承认错误就好像变成了一次让人兴奋的探索,“我想知道我能从中学到些什么”。

自我原谅是“矫正错误的三个R"中第一个R (即承认)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对孩子的错误做出积极的回应

以和善的态度和共情的方式对孩子的错误做出积极的回应,而不是羞辱、责备和说教,给孩子制造安全的港湾。

1. 给孩子一个反省的机会

小明:“妈妈,我们家的花瓶碎了,难道你没有发现吗?”

妈妈:“我发现了,可是是谁打碎的呢?会不会是小猫呢?”

小明:“不是小猫,是我打碎的。”

妈妈:“其实妈妈知道是你,因为妈妈特意给你一个主动认错的机会,以后要小心,知道了吗?”

小明:“妈妈,我以后一定会小心的。”

对于有时候,孩子的错误,我们可以给孩子一点时间,让孩子思考,给孩子反省的时间。

对待犯错误的孩子,我们可以先问孩子几个问题,听听他们有什么想法。往往问完问题,事情就基本上能够得到解决了:

01.发生了什么事情?

02.你的感觉如何?

03.你的想法?

04.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05.你的决定?

06.你的行动是?

2.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今天你表现很棒,是个好孩子。”

“不要学隔壁的阳阳,他学习差,还打架,是个坏孩子。”

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我们自己本身就不完美,为什么要强求孩子完美呢?每个孩子都会犯错,我们不能因为孩子犯错就去判定他人的好坏,我们要客观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

3.让孩子感受到爱

演员陶虹曾经说过自己和女儿的一次犯错经历,女儿不小心把牛奶打翻在地,陶虹瞬间就生气了,冲着女儿就是一通吼,当她稍微冷静下来以后,看见女儿被自己吓得瑟瑟发抖,都不敢抬起头来看她。

这一瞬间,陶虹意识到了自己正在苛责孩子,牛奶洒了不是什么大问题,孩子从此对犯错产生了畏惧心才有可能影响到她处理困难的能力。于是,她冷静下来,摸了摸女儿的头,并对女儿说了:“对不起,妈妈不该对你发脾气。”并且拥抱了孩子。

同时家里的每个人都可以在某个时间段,大家可以都来分享自己的犯错经历。也可以说说自己小时候犯过的错误,并且还可以对孩子说:“你犯的错误,我以前也犯过。”让孩子明白犯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犯错是不可怕的。

家长树立的榜样作用越强,孩子对错误的态度越不畏惧,越有可能向着好的方向改变

有一位哲人说过:“孩子是伴随着错误成长的。”

父母的角色是一场更严格的自我修行之路。我们需要学会改变犯错误的恐惧和态度,让孩子不害怕犯错误,并且我们共同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错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错误才是学习进步的机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1643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